“百變似浮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變似浮云”全詩
自有窮通定,徒勞得喪分。
銷愁唯有酒,娛意莫如文。
方寸常蕭散,其余何足云。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送祖擇之》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祖擇之》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生榮與辱,百變似浮云。
自有窮通定,徒勞得喪分。
銷愁唯有酒,娛意莫如文。
方寸常蕭散,其余何足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人生的起伏和無常。作者認為人生的榮耀和恥辱都像浮云一樣變幻莫測。人的命運早已注定,努力追求得失只會徒勞無功。在消除憂愁時,只有酒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在娛樂身心方面,沒有什么比文學更能帶來快樂。作者的內心常常感到迷茫和不安,只有文學能給他帶來一絲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人生的榮辱、得失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和對世事變幻的感嘆。他認為人生的起伏如同浮云,無法預測和掌控。詩中的"自有窮通定"表明作者相信命運已經注定,人的努力只能是徒勞無功。在面對困擾和憂愁時,作者認為酒能帶來一些短暫的寬慰,而文學則是他真正的心靈寄托。作者的內心常常感到迷茫和不安,只有文學能給他帶來一絲寧靜。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文學的熱愛,展現了宋代士人的情懷和哲理思考。
“百變似浮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ǔ zé zhī
送祖擇之
rén shēng róng yǔ rǔ, bǎi biàn shì fú yún.
人生榮與辱,百變似浮云。
zì yǒu qióng tōng dìng, tú láo dé sàng fēn.
自有窮通定,徒勞得喪分。
xiāo chóu wéi yǒu jiǔ, yú yì mò rú wén.
銷愁唯有酒,娛意莫如文。
fāng cùn cháng xiāo sàn, qí yú hé zú yún.
方寸常蕭散,其余何足云。
“百變似浮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