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急枝難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波急枝難定”全詩
參差碧葉繁,皎潔寒花靜。
幽人吟不歸,獨立汀洲暝。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端式十題·汀洲蘋》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端式十題·汀洲蘋》是宋代司馬光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江水面平靜,波浪洶涌,難以安定。參差交錯的碧葉繁茂,潔白的寒花靜靜盛開。幽居的人吟詠不歸,獨自站在汀洲上,迎接夜幕的降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汀洲秋江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之情。江水平靜而波浪洶涌,象征著人生的起伏和不安定。碧葉繁茂和寒花靜靜盛開,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而幽居的人吟詠不歸,獨自站在汀洲上,暗示了作者的孤獨和追求內心寧靜的心境。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整首詩詞給人以靜謐、深沉的感覺,引發讀者對生命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波急枝難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duān shì shí tí tīng zhōu píng
和端式十題·汀洲蘋
qiū jiāng dàn dàng, bō jí zhī nán dìng.
秋江□澹蕩,波急枝難定。
cēn cī bì yè fán, jiǎo jié hán huā jìng.
參差碧葉繁,皎潔寒花靜。
yōu rén yín bù guī, dú lì tīng zhōu míng.
幽人吟不歸,獨立汀洲暝。
“波急枝難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