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聲未遽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聲未遽央”全詩
風結舞初急,塵飛歌正長。
鳧鹥爭上下,棟宇為低昂。
太守且安坐,新聲未遽央。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樂軒》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樂軒》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繁弦疑淥水,疊鼓摻漁陽。
風結舞初急,塵飛歌正長。
鳧鹥爭上下,棟宇為低昂。
太守且安坐,新聲未遽央。
譯文:
琴弦聲音繁復,如同漣漪的水面,鼓聲疊加著漁陽的樂曲。
舞蹈初時風勢急促,塵土飛揚,歌聲持續不斷。
鳧鹥爭相飛上飛下,房屋高低錯落有致。
太守坐在那里安靜地享受,新的音樂聲還未停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歡樂的場景,描述了一場音樂和舞蹈的盛宴。琴弦聲和鼓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水面上的漣漪,給人以美妙的感受。舞蹈初時風勢急促,塵土飛揚,歌聲長久不停。鳧鹥爭相飛舞,房屋高低錯落有致,展現了熱鬧喜慶的氛圍。太守坐在那里靜靜欣賞,新的音樂聲還未停止,給人以愉悅和寧靜的感覺。
賞析:
《樂軒》通過描繪音樂和舞蹈的場景,展現了歡樂和喜慶的氛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描寫,如將琴弦聲比作漣漪的水面,將舞蹈初時的風勢比作急促的風,將鳧鹥的飛舞比作房屋的高低錯落。這些描寫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生動感和節奏感。詩人通過對音樂和舞蹈的描繪,表達了對歡樂和美好時刻的追求和享受。整首詩詞給人以愉悅和寧靜的感覺,讓人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
“新聲未遽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è xuān
樂軒
fán xián yí lù shuǐ, dié gǔ càn yú yáng.
繁弦疑淥水,疊鼓摻漁陽。
fēng jié wǔ chū jí, chén fēi gē zhèng cháng.
風結舞初急,塵飛歌正長。
fú yī zhēng shàng xià, dòng yǔ wèi dī áng.
鳧鹥爭上下,棟宇為低昂。
tài shǒu qiě ān zuò, xīn shēng wèi jù yāng.
太守且安坐,新聲未遽央。
“新聲未遽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