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為幽禪此訪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肯為幽禪此訪尋”全詩
既攜只履歸西域,安得遺靈在少林。
孤月正明高殿冷,清風不斷老松深。
謝公自愛山泉美,肯為幽禪此訪尋。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君貺少林寺》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君貺少林寺》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達磨自稱傳佛心,言辭迷惑世人至今。
他曾帶著只履回到西域,但少林寺的遺靈何處尋?
孤月正照聳立的高殿,清風不斷吹拂著古老的松樹。
謝公自愛山泉的美麗,愿意為了幽靜的禪修而前來拜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佛教和禪修的思考和贊美。詩人提到了達磨,他是佛教禪宗的創始人之一,但他的言辭和教義常常令人困惑。詩人思考達磨的傳承是否仍然存在于少林寺,這里是佛教禪宗的重要寺廟。詩人通過描繪高殿、古松和山泉的美景,表達了對禪修環境的向往和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禪修的景象和思考。詩人通過對達磨和少林寺的提及,展示了對佛教傳統和禪修的關注。孤月照聳立的高殿和清風吹拂的古松,營造出寧靜和幽靜的氛圍,與禪修的精神相契合。詩人謝公自愛山泉的美麗,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禪修環境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對禪修和寧靜境界的向往和贊美,展示了詩人對佛教禪宗的思考和敬仰。
“肯為幽禪此訪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ūn kuàng shǎo lín sì
和君貺少林寺
dá mó zì yún chuán fó xīn, xù yán mí shì dào yú jīn.
達磨自云傳佛心,緒言迷世到于今。
jì xié zhǐ lǚ guī xī yù, ān dé yí líng zài shǎo lín.
既攜只履歸西域,安得遺靈在少林。
gū yuè zhèng míng gāo diàn lěng, qīng fēng bù duàn lǎo sōng shēn.
孤月正明高殿冷,清風不斷老松深。
xiè gōng zì ài shān quán měi, kěn wèi yōu chán cǐ fǎng xún.
謝公自愛山泉美,肯為幽禪此訪尋。
“肯為幽禪此訪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