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先登勢無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勇氣先登勢無敵”全詩
勇氣先登勢無敵,巧心后發語尤新。
好賢何啻三薰貴,求寶方知百汰真。
愚魯自非憑驥發,昆山千里到無因。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和景仁夜讀試卷》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景仁夜讀試卷》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司馬光。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夜晚讀試卷時的心境和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安前宮燭墮花頻,
滿目高文妙入神。
勇氣先登勢無敵,
巧心后發語尤新。
好賢何啻三薰貴,
求寶方知百汰真。
愚魯自非憑驥發,
昆山千里到無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夜晚讀試卷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的心境和感受,表達了一種對學問和才華的贊美和思考。
首先,詩中描述了燭光頻繁熄滅的情景,暗示了作者讀書時的專注和投入。滿目高文妙入神,表達了作者對試卷中高深文辭的贊嘆和欣賞。
接著,詩中提到勇氣先登勢無敵,巧心后發語尤新。這句表達了作者認為勇氣和決心是成功的先決條件,而巧妙的表達和言辭則能使語言更加新穎和有趣。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提到好賢何啻三薰貴,求寶方知百汰真。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真正的才華和品德的珍視和推崇。作者認為真正的賢人和寶物都需要經歷考驗和篩選,才能顯現出其真正的價值。
最后兩句詩,愚魯自非憑驥發,昆山千里到無因,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智的懷疑和對遠大目標的無奈。作者認為自己的愚魯并非憑借出色的才華可以改變,而昆山千里的目標卻無法實現。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讀試卷的情景,表達了對學問和才華的贊美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身才智和遠大目標的思考和無奈之情。
“勇氣先登勢無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ǐng rén yè dú shì juàn
和景仁夜讀試卷
ān qián gōng zhú duò huā pín, mǎn mù gāo wén miào rù shén.
安前宮燭墮花頻,滿目高文妙入神。
yǒng qì xiān dēng shì wú dí, qiǎo xīn hòu fā yǔ yóu xīn.
勇氣先登勢無敵,巧心后發語尤新。
hǎo xián hé chì sān xūn guì, qiú bǎo fāng zhī bǎi tài zhēn.
好賢何啻三薰貴,求寶方知百汰真。
yú lǔ zì fēi píng jì fā, kūn shān qiān lǐ dào wú yīn.
愚魯自非憑驥發,昆山千里到無因。
“勇氣先登勢無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