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幾度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花幾度春”全詩
坐愁芳樹老,況乃鑒中人。
分類:
作者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宋史》,《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梅花三首》司馬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花三首》是宋代司馬光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梅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梅花三首》
梅花開放時,我與天君分別,
寒冷的花朵經歷了幾個春天。
我坐在這里憂愁,看著芳樹漸漸老去,
更何況是那些在鏡中顯現的人。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幾個方面的意思。首先,梅花是冬季中的一朵傲立的花朵,它在嚴寒的季節中綻放,象征著堅強和不屈的精神。作者通過描繪梅花的開放和經歷的春天,表達了對梅花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其次,詩中的“與天君別”一句,可以理解為作者與天地自然的分別,暗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無法逆轉的分離。這種分離讓作者感到憂愁,也反映了人們對于時光流轉和生命的無常的思考。
最后,詩中的“坐愁芳樹老,況乃鑒中人”一句,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芳樹老去,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而“鑒中人”則指的是鏡中顯現的人,暗示了人們的一生如夢幻般短暫,也強調了人生的無常和虛幻。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梅花的美麗和堅強,以及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思考。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寒花幾度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huā sān shǒu
梅花三首
cóng yǔ tiān jūn bié, hán huā jǐ dù chūn.
從與天君別,寒花幾度春。
zuò chóu fāng shù lǎo, kuàng nǎi jiàn zhōng rén.
坐愁芳樹老,況乃鑒中人。
“寒花幾度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