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半晴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色半晴陰”全詩
云容乍濃淡,秋色半晴陰。
籬菊催佳節,山泉響夜琴。
自能知此樂,何必戀腰金。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初寒》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寒》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多病淹歹歲,初寒悄獨吟。
云容乍濃淡,秋色半晴陰。
籬菊催佳節,山泉響夜琴。
自能知此樂,何必戀腰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多病的人在初寒的時候獨自吟唱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云的變化、秋天的氣候以及籬笆上的菊花等細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人認為,自己能夠領悟到這種樂趣,就不必追求物質財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初寒時節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的“多病淹歹歲”表明了作者身體的不適,而“初寒悄獨吟”則展現了他在寒冷的季節里獨自吟唱的情景。這種孤獨的吟唱不僅是對自然的回應,也是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詩中的“云容乍濃淡,秋色半晴陰”描繪了云的變化和秋天的氣候,展示了自然界的多變和復雜。而“籬菊催佳節,山泉響夜琴”則通過描寫菊花和山泉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期待和對自然音樂的喜愛。
最后兩句“自能知此樂,何必戀腰金”表達了作者對內心樂趣的追求。他認為,能夠領悟到自然之美和內心的喜悅,就不需要過分追求物質財富。這種思想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儒家思想和對內心世界的重視。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內心樂趣的追求。它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秋色半晴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hán
初寒
duō bìng yān dǎi suì, chū hán qiāo dú yín.
多病淹歹歲,初寒悄獨吟。
yún róng zhà nóng dàn, qiū sè bàn qíng yīn.
云容乍濃淡,秋色半晴陰。
lí jú cuī jiā jié, shān quán xiǎng yè qín.
籬菊催佳節,山泉響夜琴。
zì néng zhī cǐ lè, hé bì liàn yāo jīn.
自能知此樂,何必戀腰金。
“秋色半晴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