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替有遺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獻替有遺忠”全詩
清名畏楊綰,故事問胡公。
物議垂為相,風流頓已窮。
仁言博哉利,獻替有遺忠。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宋宣獻公挽詞三首》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宋宣獻公挽詞三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望系朝廷重,
文推天下工。
清名畏楊綰,
故事問胡公。
物議垂為相,
風流頓已窮。
仁言博哉利,
獻替有遺忠。
詩意:
這首詩詞是為了悼念宋宣獻公而寫的。詩中表達了對宣獻公的贊美和懷念之情。宣獻公是宋朝的重要人物,他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詩人歐陽修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宣獻公的敬仰和對他所做貢獻的贊賞。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宣獻公的敬仰和懷念之情。首句“望系朝廷重”,表達了對宣獻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的認可。第二句“文推天下工”,贊美了宣獻公在文化方面的才華和成就。接下來的幾句,詩人提到了宣獻公的清名、楊綰、胡公等人物,暗示了宣獻公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影響力和地位。最后兩句“仁言博哉利,獻替有遺忠”,表達了對宣獻公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的贊賞和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對宣獻公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歐陽修對宣獻公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的贊賞。這首詩詞既是對宣獻公的頌揚,也是對他所做貢獻的紀念,展現了歐陽修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國家的關切之情。
“獻替有遺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uān xiàn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宋宣獻公挽詞三首
wàng xì cháo tíng zhòng, wén tuī tiān xià gōng.
望系朝廷重,文推天下工。
qīng míng wèi yáng wǎn, gù shì wèn hú gōng.
清名畏楊綰,故事問胡公。
wù yì chuí wèi xiāng, fēng liú dùn yǐ qióng.
物議垂為相,風流頓已窮。
rén yán bó zāi lì, xiàn tì yǒu yí zhōng.
仁言博哉利,獻替有遺忠。
“獻替有遺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