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之不竭由源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瀉之不竭由源深”全詩
音如石上瀉流水,瀉之不竭由源深。
彈雖在指聲在意,聽不以耳而以心。
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覺天地白日愁云陰。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贈無為軍李道士二首》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無為軍李道士二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無為道士李道士所彈奏的琴音的神奇和深遠的意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無為道士手持三尺琴,
琴中蘊藏萬古音。
音如石上流水瀉,
瀉之不竭源深沉。
彈琴之音雖在指間,
卻不是通過耳朵聽。
心靈領悟琴音的意境,
忘卻了自身的存在。
不知不覺間,
天地間的白日被愁云遮蔽。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李道士所彈奏的琴音的贊美和敬佩之情。琴音被比喻為石上流水,源源不斷地瀉出,表達了琴音的深遠和無窮。作者通過琴音的傳達,強調了音樂的力量超越了物質的界限,能夠觸動人的內心深處。詩中提到,當人們專注于琴音時,他們的心靈會超越自身的存在,與天地間的愁云融為一體。這種境界使人忘卻了塵世的煩惱,感受到了內心的寧靜和超越。
這首詩詞通過對琴音的描繪,展示了音樂的魅力和藝術的力量。它表達了作者對音樂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同時也傳遞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和內心的寧靜。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歐陽修對音樂的獨特理解和對藝術的崇高追求。
“瀉之不竭由源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ú wéi jūn lǐ dào shì èr shǒu
贈無為軍李道士二首
wú wéi dào shì sān chǐ qín, zhōng yǒu wàn gǔ wú qióng yīn.
無為道士三尺琴,中有萬古無窮音。
yīn rú shí shàng xiè liú shuǐ, xiè zhī bù jié yóu yuán shēn.
音如石上瀉流水,瀉之不竭由源深。
dàn suī zài zhǐ shēng zài yì, tīng bù yǐ ěr ér yǐ xīn.
彈雖在指聲在意,聽不以耳而以心。
xīn yì jì dé xíng hái wàng, bù jué tiān dì bái rì chóu yún yīn.
心意既得形骸忘,不覺天地白日愁云陰。
“瀉之不竭由源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