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城夜已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城夜已遙”全詩
靈光望日滿,寒色入波搖。
灝氣成山霧,浮云蔽垅苗。
廟荒陰磷出,苑廢露螢飄。
齋館心方寂,秋城夜已遙。
清談對元亮,瓊彩映蕭蕭。
分類: 三學士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和八月十五日齋宮對月》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和八月十五日齋宮對月》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皓月三川靜,晴氛萬里銷。
在這皓月的夜晚,三江的水面平靜無波,晴朗的天空延綿萬里。
這里描繪了一個寧靜而明亮的夜晚景象,皓月高懸,照耀著江河,天空晴朗無云,氣氛清爽。
靈光望日滿,寒色入波搖。
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看似白晝,寒冷的色彩映入波浪之中搖曳。
這里通過對月光的描繪,表達了月光的明亮和寒冷的特點,以及月光照射在波浪上的搖曳效果。
灝氣成山霧,浮云蔽垅苗。
浩渺的氣息形成了山間的霧氣,飄浮的云彩遮蔽了山巒和苗田。
這里通過描繪山霧和浮云,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給人以廣闊和神秘的感覺。
廟荒陰磷出,苑廢露螢飄。
廟宇荒廢,昏暗的燈光從中透出,園林廢棄,露水中的螢火蟲飄動。
這里描繪了一幅廟宇荒涼、園林廢棄的景象,給人以凄涼和寂寥的感覺。
齋館心方寂,秋城夜已遙。
齋宮內靜謐無聲,秋天的城市夜晚已經遠去。
這里通過描繪齋宮的寧靜和秋城夜晚的遙遠,表達了一種寂寥和孤寂的情感。
清談對元亮,瓊彩映蕭蕭。
清雅的談話與元亮相對,美麗的景色映照著寂寥的夜晚。
這里通過對清談和美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一種雅致和美好的情感。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對月亮、山霧、廟宇、園林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寧靜、壯麗、凄涼和美好的畫面。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人情世故的思考,表達了對清雅談話和美麗景色的向往。整體上,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示了歐陽修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與人情的感悟。
“秋城夜已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xiè sān xué shì chàng hè bā shǒu hé bā yuè shí wǔ rì zhāi gōng duì yuè
與謝三學士唱和八首·和八月十五日齋宮對月
hào yuè sān chuān jìng, qíng fēn wàn lǐ xiāo.
皓月三川靜,晴氛萬里銷。
líng guāng wàng rì mǎn, hán sè rù bō yáo.
靈光望日滿,寒色入波搖。
hào qì chéng shān wù, fú yún bì lǒng miáo.
灝氣成山霧,浮云蔽垅苗。
miào huāng yīn lín chū, yuàn fèi lù yíng piāo.
廟荒陰磷出,苑廢露螢飄。
zhāi guǎn xīn fāng jì, qiū chéng yè yǐ yáo.
齋館心方寂,秋城夜已遙。
qīng tán duì yuán liàng, qióng cǎi yìng xiāo xiāo.
清談對元亮,瓊彩映蕭蕭。
“秋城夜已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