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驚百舌綿蠻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初驚百舌綿蠻語”全詩
初驚百舌綿蠻語,已覺東風料峭寒。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春日詞五首》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詞五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琯吹灰夜色殘,
雞鳴紅日上仙盤。
初驚百舌綿蠻語,
已覺東風料峭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夜色漸漸消退,玉琯(一種樂器)吹奏的聲音如同吹散了夜色的灰塵。雞鳴之時,紅日已經升起,猶如懸掛在仙盤上。初春的時候,百舌鳥的鳴叫聲初次驚動了大地,仿佛是一種蠻荒的語言。而東風已經吹來,使人感到寒意。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膩的感受。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如玉琯吹灰、雞鳴紅日、百舌鳥的鳴叫和東風的寒意,通過這些形象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來臨和大自然的變化。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自然的觀察,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
此外,詩中的意象也具有象征意義。玉琯吹灰象征著春風吹散了冬天的陰霾,帶來了新的生機;雞鳴紅日上仙盤象征著太陽的升起,給人以希望和溫暖;百舌鳥的鳴叫象征著春天的到來,預示著大地的蘇醒;東風料峭寒則表達了初春時節的寒意。這些象征意義的運用,使詩詞更具有深遠的內涵和意義。
總之,歐陽修的《春日詞五首》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膩的感受。詩中的意象和象征意義使詩詞更加豐富和深遠,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讓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變化。
“初驚百舌綿蠻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cí wǔ shǒu
春日詞五首
yù guǎn chuī huī yè sè cán, jī míng hóng rì shàng xiān pán.
玉琯吹灰夜色殘,雞鳴紅日上仙盤。
chū jīng bǎi shé mián mán yǔ, yǐ jué dōng fēng liào qiào hán.
初驚百舌綿蠻語,已覺東風料峭寒。
“初驚百舌綿蠻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