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應墻外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惟應墻外柳”全詩
夜風多起籟,曉月漸虧弦。
鵲去星低漢,烏啼樹暝煙。
惟應墻外柳,三起復三眠。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夜意》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意》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夜晚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夜晚的感受和思考。
詩中寫道:“蕙炷爐薰斷,蘭膏燭艷煎。”這兩句描繪了香爐中的香氣裊裊上升,蠟燭的光芒明亮奪目。這里通過爐薰和燭光的形象,營造出一種溫馨而寧靜的夜晚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夜風多起籟,曉月漸虧弦。”描繪了夜風吹拂的聲音,以及月亮逐漸消失的景象。這里通過自然元素的描繪,增添了一絲凄涼和寂寥的感覺。
最后兩句:“鵲去星低漢,烏啼樹暝煙。”描述了鵲鳥飛走,星星低垂,天空昏暗,烏鴉啼叫,樹木籠罩在夜霧中。這里通過動物和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夜晚的寂靜和孤獨感。
整首詩以夜晚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運用意象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夜晚的感受和思考。詩中的意象和意境相互交織,給人一種幽靜、凄美的感覺。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蕙炷爐薰斷,蘭膏燭艷煎。
夜風多起籟,曉月漸虧弦。
鵲去星低漢,烏啼樹暝煙。
惟應墻外柳,三起復三眠。
希望這個分析能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這首詩詞。
“惟應墻外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yì
夜意
huì zhù lú xūn duàn, lán gāo zhú yàn jiān.
蕙炷爐薰斷,蘭膏燭艷煎。
yè fēng duō qǐ lài, xiǎo yuè jiàn kuī xián.
夜風多起籟,曉月漸虧弦。
què qù xīng dī hàn, wū tí shù míng yān.
鵲去星低漢,烏啼樹暝煙。
wéi yīng qiáng wài liǔ, sān qǐ fù sān mián.
惟應墻外柳,三起復三眠。
“惟應墻外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