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蟬落盡柳條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蟬落盡柳條衰”全詩
年年塞下春風晚,誰見輕黃弄色時。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過中渡二首》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中渡二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中渡橋邊的景色,表達了歲月更迭中的凄涼和時光流轉的無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過中渡二首
中渡橋邊十里堤,
寒蟬落盡柳條衰。
年年塞下春風晚,
誰見輕黃弄色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中渡橋為背景,描繪了橋邊十里堤的景色。詩人以寒蟬落盡、柳條凋零的景象,表達了時光流轉、歲月更迭的無情。每年春風晚來,黃昏時分,塞外的春風吹拂著大地,但誰能見證那輕柔的黃昏時光呢?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寒蟬落盡和柳條凋零是秋天的象征,暗示著歲月的凋零和生命的短暫。詩人通過塞下春風晚的描寫,將時光的流轉與自然景色相結合,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光陰逝去的感嘆。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通過景物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它展示了歐陽修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感,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思考。
“寒蟬落盡柳條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zhōng dù èr shǒu
過中渡二首
zhōng dù qiáo biān shí lǐ dī, hán chán luò jǐn liǔ tiáo shuāi.
中渡橋邊十里堤,寒蟬落盡柳條衰。
nián nián sāi xià chūn fēng wǎn, shuí jiàn qīng huáng nòng sè shí.
年年塞下春風晚,誰見輕黃弄色時。
“寒蟬落盡柳條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