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飯天寒餳粥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飯天寒餳粥香”全詩
少年初仕即京國,故里幾歸成鬢霜。
山行馬瘦春泥滑,野飯天寒餳粥香。
留連芳物佳節過,束帶還來朝未央。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送公期得假歸絳》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公期得假歸絳》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吹積雨銷太行,
水暖河橋楊柳芳。
少年初仕即京國,
故里幾歸成鬢霜。
山行馬瘦春泥滑,
野飯天寒餳粥香。
留連芳物佳節過,
束帶還來朝未央。
中文譯文:
風吹走了積雨,太行山的景色逐漸消散,
河水溫暖,橋上的楊柳芬芳。
少年時初次仕途就到了京都,
多年離鄉背井,已經有了些許白發。
山路行駛,馬匹瘦弱,春泥濕滑,
在野外吃飯,天寒時吃著熱粥的香味。
留連于美好的事物,佳節已經過去,
束帶仍然系在腰間,朝廷的事務未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送別歸鄉的情景,表達了離鄉背井、歷經艱辛的心境。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生活細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詩中的風吹積雨銷太行,水暖河橋楊柳芳,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機勃勃的景象。這種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與人物的離鄉背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
其次,詩中描述了少年初仕即京國,故里幾歸成鬢霜。這表達了作者年少時就投身仕途,離開故鄉,歷經歲月的變遷,已經有了些許白發。這種對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光陰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最后,詩中描繪了山行馬瘦春泥滑,野飯天寒餳粥香。這些生活細節展示了作者在離鄉漂泊中的艱辛和困苦,但也透露出一種堅韌和樂觀的態度。盡管面臨困難,作者仍然能夠品味到野外飯菜的美味和熱粥的香味,這種對生活的感激和樂觀態度令人欽佩。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人物經歷和生活細節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它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以及對生活的堅韌和樂觀態度。這首詩詞既具有宋代文人的風格特點,又蘊含著普遍的人生哲理,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野飯天寒餳粥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ōng qī dé jiǎ guī jiàng
送公期得假歸絳
fēng chuī jī yǔ xiāo tài xíng, shuǐ nuǎn hé qiáo yáng liǔ fāng.
風吹積雨銷太行,水暖河橋楊柳芳。
shào nián chū shì jí jīng guó, gù lǐ jǐ guī chéng bìn shuāng.
少年初仕即京國,故里幾歸成鬢霜。
shān xíng mǎ shòu chūn ní huá, yě fàn tiān hán táng zhōu xiāng.
山行馬瘦春泥滑,野飯天寒餳粥香。
liú lián fāng wù jiā jié guò, shù dài hái lái zhāo wèi yāng.
留連芳物佳節過,束帶還來朝未央。
“野飯天寒餳粥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