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憶瀛洲人獨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憶瀛洲人獨直”全詩
貪聽樽前歌裊裊,不聞窗外響蕭蕭。
已憐殘臘催梅蕊,更約新春探柳條。
共憶瀛洲人獨直,神仙清景正寥寥。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東齋對雪有懷》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齋對雪有懷》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東齋內與客人共飲時,窗外飄雪的景象,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齋坐客飲方豪,
誰報風簾雪已飄。
貪聽樽前歌裊裊,
不聞窗外響蕭蕭。
已憐殘臘催梅蕊,
更約新春探柳條。
共憶瀛洲人獨直,
神仙清景正寥寥。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東齋內的宴會和窗外飄雪的景象展開。作者坐在東齋內與客人一起飲酒,享受著豪華的宴會。然而,他們并不知道窗外已經飄起了雪花,這種對外界變化的無知使得他們更加專注于宴會中的歡樂。詩中描繪了酒宴中歌聲的回蕩,但卻聽不到窗外風雪的聲音。
詩詞的賞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詩人通過對東齋宴會和窗外飄雪的對比,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宴會中的歡聲笑語與窗外的寒冷風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宴會中的溫暖和快樂。作者在享受宴會的同時,也在思考時間的流逝和美好時光的短暫。
其次,詩人通過描繪殘臘催梅蕊和約新春探柳條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自然的贊美。殘臘催梅蕊意味著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而約新春探柳條則預示著春天的來臨。這些景象使詩詞中的冬天與春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機。
最后,詩人通過共憶瀛洲人獨直和神仙清景正寥寥的描述,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和清幽景色的懷念。瀛洲是傳說中的仙境,詩人通過回憶瀛洲人的直率和神仙的清幽景色,表達了對純真和寧靜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東齋宴會和窗外飄雪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對春天的期待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也展現了對過去美好時光和清幽景色的懷念。
“共憶瀛洲人獨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zhāi duì xuě yǒu huái
東齋對雪有懷
dōng zhāi zuò kè yǐn fāng háo, shuí bào fēng lián xuě yǐ piāo.
東齋坐客飲方豪,誰報風簾雪已飄。
tān tīng zūn qián gē niǎo niǎo, bù wén chuāng wài xiǎng xiāo xiāo.
貪聽樽前歌裊裊,不聞窗外響蕭蕭。
yǐ lián cán là cuī méi ruǐ, gèng yuē xīn chūn tàn liǔ tiáo.
已憐殘臘催梅蕊,更約新春探柳條。
gòng yì yíng zhōu rén dú zhí, shén xiān qīng jǐng zhèng liáo liáo.
共憶瀛洲人獨直,神仙清景正寥寥。
“共憶瀛洲人獨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