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欲勵賢敦古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本欲勵賢敦古學”全詩
本欲勵賢敦古學,可嗟趨利競朋來。
昔人自重身難進,薄俗多端路久開。
何異鱣魴爭尺水,巨魚先已化風雷。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和公儀試進士終場有作》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公儀試進士終場有作》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家意在取遺才,
樂育推仁亦至哉。
本欲勵賢敦古學,
可嗟趨利競朋來。
昔人自重身難進,
薄俗多端路久開。
何異鱣魴爭尺水,
巨魚先已化風雷。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歐陽修對當時科舉制度的批評和對社會風氣的憂慮。詩中提到朝廷的意圖是選拔人才,但卻只重視享樂和推崇仁德,而忽視了勵志和學術。他感嘆現實社會中人們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爭相趨附權貴,而不是追求真正的學問和品德。他認為古代的人們更加重視自身的修養和進步,而現代社會卻被浮躁和功利所籠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古今社會的對比,表達了歐陽修對當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傳統價值觀的懷念。他以鱣魴爭水和巨魚化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現實社會中人們為了爭奪權力和利益而不擇手段的現象。他呼吁人們應該重視自身的修養和學問,而不是追逐短暫的功利。這首詩詞既是對社會現象的批判,也是對傳統價值觀的呼喚,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警示意義。
“本欲勵賢敦古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gōng yí shì jìn shì zhōng chǎng yǒu zuò
和公儀試進士終場有作
cháo jiā yì zài qǔ yí cái, lè yù tuī rén yì zhì zāi.
朝家意在取遺才,樂育推仁亦至哉。
běn yù lì xián dūn gǔ xué, kě jiē qū lì jìng péng lái.
本欲勵賢敦古學,可嗟趨利競朋來。
xī rén zì zhòng shēn nán jìn, báo sú duō duān lù jiǔ kāi.
昔人自重身難進,薄俗多端路久開。
hé yì zhān fáng zhēng chǐ shuǐ, jù yú xiān yǐ huà fēng léi.
何異鱣魴爭尺水,巨魚先已化風雷。
“本欲勵賢敦古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