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慣逢朱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慣逢朱轂”全詩
泉傍野人家,四面深篁竹。
溉稻滿春疇,鳴渠遶茅屋。
生長飲泉甘,蔭泉栽美木。
潺湲無春冬,日夜響山曲。
自言今白首,未慣逢朱轂。
顧我應可怪,每來聽不足。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幽谷泉》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幽谷泉》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谷中的泉水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踏石弄泉流,尋源入幽谷。
泉傍野人家,四面深篁竹。
溉稻滿春疇,鳴渠遶茅屋。
生長飲泉甘,蔭泉栽美木。
潺湲無春冬,日夜響山曲。
自言今白首,未慣逢朱轂。
顧我應可怪,每來聽不足。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泉水的流動和周圍環境的景色,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自然畫面。詩人踏著石頭玩弄泉水,追尋泉水的源頭進入幽谷。泉水旁邊是野人的家,四周是茂密的篁竹。泉水灌溉著稻田,春天里田野一片繁盛。水渠圍繞著茅屋流淌,泉水滋養著茂盛的樹木。泉水潺潺流動,不分春夏秋冬,日夜間不停地響著山谷的曲調。
詩人自言自語,說自己如今已經年老,卻未曾習慣坐上華麗的馬車。他自嘲地說,別人可能會奇怪他為什么每次來到這里都聽不夠。這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自己年老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樸素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泉水的流動和山谷的回響,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給人以寧靜、美好的感受,讓人感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短暫。
“未慣逢朱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ōu gǔ quán
幽谷泉
tà shí nòng quán liú, xún yuán rù yōu gǔ.
踏石弄泉流,尋源入幽谷。
quán bàng yě rén jiā, sì miàn shēn huáng zhú.
泉傍野人家,四面深篁竹。
gài dào mǎn chūn chóu, míng qú rào máo wū.
溉稻滿春疇,鳴渠遶茅屋。
shēng zhǎng yǐn quán gān, yīn quán zāi měi mù.
生長飲泉甘,蔭泉栽美木。
chán yuán wú chūn dōng, rì yè xiǎng shān qǔ.
潺湲無春冬,日夜響山曲。
zì yán jīn bái shǒu, wèi guàn féng zhū gǔ.
自言今白首,未慣逢朱轂。
gù wǒ yīng kě guài, měi lái tīng bù zú.
顧我應可怪,每來聽不足。
“未慣逢朱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