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川上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徘徊川上山”全詩
不及樓中客,徘徊川上山。
夕陽洲渚遠,唯見白鷗翻。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石樓》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石樓》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灘復下灘,風急刺舟難。
不及樓中客,徘徊川上山。
夕陽洲渚遠,唯見白鷗翻。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游龍門時的景象。他在高灘上下船,但是風勢很猛,刺舟難行。他感嘆自己不如樓中的客人,只能在川上山間徘徊。夕陽下,洲渚遙遠,只能看到白鷗翻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游龍門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感嘆和無奈之情。詩中的高灘、風急、刺舟難等詞語,形象地描繪了風勢強勁的情況,給人一種艱難和困擾的感覺。而樓中的客人與作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的自愧不如。最后,夕陽下的洲渚和白鷗翻飛,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也暗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和對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感受,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內心世界。這首詩詞既有寫景的特點,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徘徊川上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óng mén fēn tí shí wǔ shǒu shí lóu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石樓
gāo tān fù xià tān, fēng jí cì zhōu nán.
高灘復下灘,風急刺舟難。
bù jí lóu zhōng kè, pái huái chuān shàng shān.
不及樓中客,徘徊川上山。
xī yáng zhōu zhǔ yuǎn, wéi jiàn bái ōu fān.
夕陽洲渚遠,唯見白鷗翻。
“徘徊川上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