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寧一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理寧一概”全詩
空蒙大荒中,杳靄群山會。
炎海積歊蒸,陰幽異明晦。
奔趨各異種,倏忽俄萬態。
群倫固殊稟,至理寧一概。
駭者自云驚,生兮孰知怪。
未能識造化,但大披圖繪。
不有萬物殊,豈知方輿大。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讀山海經圖》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山海經圖》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山海經中的奇異景觀,表達了對自然萬物的敬畏和對造物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夏鼎象九州,山經有遺載。
夏朝的鼎象征著九州大地,山脈的形成有著歷史的記載。
空蒙大荒中,杳靄群山會。
在廣袤無垠的大荒之中,遠遠的群山隱約相會。
炎海積歊蒸,陰幽異明晦。
炎熱的海洋蒸汽彌漫,陰暗幽深,時明時暗。
奔趨各異種,倏忽俄萬態。
萬物奔走追逐,各有不同的形態,瞬息萬變。
群倫固殊稟,至理寧一概。
萬物的本性各不相同,至理卻無法一概而論。
駭者自云驚,生兮孰知怪。
對于奇異景觀的驚嘆,只有親身經歷者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妙。
未能識造化,但大披圖繪。
雖然不能完全理解造物主的偉大創造,但可以通過圖畫來展示。
不有萬物殊,豈知方輿大。
如果沒有萬物的多樣性,又怎么能認識到宇宙的廣闊和遼遠。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山海經中的奇異景觀,表達了對自然萬物的敬畏之情。作者歐陽修通過描繪大自然的多樣性和變化,表達了對造物主智慧和創造力的思考。詩中的景物描寫生動,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同時,詩中也體現了人類對于自然奧秘的渺小和無知,以及對于宇宙的敬畏之情。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歐陽修對自然的獨特感悟和審美情趣。
“至理寧一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ān hǎi jīng tú
讀山海經圖
xià dǐng xiàng jiǔ zhōu, shān jīng yǒu yí zài.
夏鼎象九州,山經有遺載。
kōng méng dà huāng zhōng, yǎo ǎi qún shān huì.
空蒙大荒中,杳靄群山會。
yán hǎi jī xiāo zhēng, yīn yōu yì míng huì.
炎海積歊蒸,陰幽異明晦。
bēn qū gè yì zhǒng, shū hū é wàn tài.
奔趨各異種,倏忽俄萬態。
qún lún gù shū bǐng, zhì lǐ níng yī gài.
群倫固殊稟,至理寧一概。
hài zhě zì yún jīng, shēng xī shú zhī guài.
駭者自云驚,生兮孰知怪。
wèi néng shí zào huà, dàn dà pī tú huì.
未能識造化,但大披圖繪。
bù yǒu wàn wù shū, qǐ zhī fāng yú dà.
不有萬物殊,豈知方輿大。
“至理寧一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