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徒誚其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徒誚其陋”全詩
古於經學政,今也藝虛名。
來者益可鄙,待之因愈輕。
無徒誚其陋,講勸在公卿。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和景仁試明經大義多不通有感》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景仁試明經大義多不通有感》是宋代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庠序制猶闕,鄉閭教不行。
古於經學政,今也藝虛名。
來者益可鄙,待之因愈輕。
無徒誚其陋,講勸在公卿。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歐陽修對當時社會教育狀況的不滿和對時人學術追求的批評。他認為庠序制度已經失去了應有的規范,鄉閭之間的教育也無法有效實施。古代的經學在政治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而現在的學問卻只是虛有其表的名聲。新來的學者越來越不值得尊敬,對他們的期待也越來越低。歐陽修呼吁不要嘲笑這些學者的淺薄,而是應該在政府官員中進行教育和勸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直接表達了歐陽修對當時社會教育現狀的憂慮和批評。他認為庠序制度已經失去了應有的規范,鄉閭之間的教育也無法有效實施,這對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不利的。他對當時學術追求的虛名和淺薄表示不滿,認為新來的學者越來越不值得尊敬,對他們的期待也越來越低。歐陽修呼吁政府官員應該承擔起教育和勸導的責任,幫助這些學者提高水平。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教育和學術的關切,以及對于社會進步的期望。
“無徒誚其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ǐng rén shì míng jīng dà yì duō bù tōng yǒu gǎn
和景仁試明經大義多不通有感
xiáng xù zhì yóu quē, xiāng lǘ jiào bù xíng.
庠序制猶闕,鄉閭教不行。
gǔ yú jīng xué zhèng, jīn yě yì xū míng.
古於經學政,今也藝虛名。
lái zhě yì kě bǐ, dài zhī yīn yù qīng.
來者益可鄙,待之因愈輕。
wú tú qiào qí lòu, jiǎng quàn zài gōng qīng.
無徒誚其陋,講勸在公卿。
“無徒誚其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