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相與探花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年相與探花開”全詩
蹉跎歸計荒三徑,牢落生涯泥一杯。
潁上先生招不起,沂州太守亦歸來。
自媿國恩終莫報,尚貪榮祿此徘徊。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聞沂州盧侍郎致仕有感》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沂州盧侍郎致仕有感》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感到的憂愁和迷失。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少年相與探花開,
年輕時與朋友一起追求名譽,共同追尋美好的事物,
老病惟愁節物催。
年老疾病時,唯有憂慮時光的流逝催促著我。
蹉跎歸計荒三徑,
年輕時的往事已成空虛,
牢落生涯泥一杯。
生活中的困頓像一杯渾濁的泥漿。
潁上先生招不起,
無法再邀請潁上的賢士來共同交流,
沂州太守亦歸來。
沂州的太守也已經退休回來。
自媿國恩終莫報,
我對國家的恩情無法報答,
尚貪榮祿此徘徊。
卻仍然貪戀著名利,陷入無休止的徘徊。
這首詩詞表達了歐陽修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憂慮和迷失感。作者通過描繪自己年輕時與朋友共同追求名譽和美好事物的情景,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年老疾病時,作者感到時光的流逝催促著自己,對年輕時的追求與努力已成泡影,生活中的困頓和失意使他感到牢落和無奈。他無法再邀請賢士來共同交流,而且退休的沂州太守也回來了,這進一步凸顯了時光的流逝和變遷。最后,作者自嘲地表示自己無法報答國家的恩情,仍然貪戀名利,這種徘徊讓他陷入迷失之中。
整首詩詞通過對時間的描繪和自我反思,表達了作者對年華易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它在抒發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在社會和人生變遷中的憂慮和迷茫。
“少年相與探花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yí zhōu lú shì láng zhì shì yǒu gǎn
聞沂州盧侍郎致仕有感
shào nián xiāng yǔ tàn huā kāi, lǎo bìng wéi chóu jié wù cuī.
少年相與探花開,老病惟愁節物催。
cuō tuó guī jì huāng sān jìng, láo luò shēng yá ní yī bēi.
蹉跎歸計荒三徑,牢落生涯泥一杯。
yǐng shàng xiān shēng zhāo bù qǐ, yí zhōu tài shǒu yì guī lái.
潁上先生招不起,沂州太守亦歸來。
zì kuì guó ēn zhōng mò bào, shàng tān róng lù cǐ pái huái.
自媿國恩終莫報,尚貪榮祿此徘徊。
“少年相與探花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