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吊松林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吊松林里”全詩
溪口望山椒,但見浮云起。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白傅墳》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白傅墳》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傅墳,指的是歐陽修的朋友白傅的墳墓。詩詞以游龍門為背景,描述了詩人在此地懷念已故的朋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芳荃奠蘭酌,
共吊松林里。
溪口望山椒,
但見浮云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芳草和蘭花的香氣、松林的寂靜,以及遠處山椒樹和飄動的浮云,表達了詩人對已故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中的芳荃和蘭酌象征著芳香和美酒,可能是詩人在白傅墳前祭奠時所用的物品。這里的芳荃和蘭酌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逝去友誼的懷念,以及對白傅的敬意。
接著,詩人描述了松林的景象,松樹是常用的哀悼象征,代表著堅強和長壽。詩人共吊松林里,表達了他與白傅的友誼之深,以及對白傅的追思之情。
最后兩句描述了溪口望山椒和浮云的景象。山椒樹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它的果實酸辣可口,但在這里,它更多地象征著離別和思念。浮云的出現則增添了一種變幻莫測的感覺,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波動和情感的起伏。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詩人內心的情感與對已故朋友的思念相結合。它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逝去朋友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對生命變幻的感悟。
“共吊松林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óng mén fēn tí shí wǔ shǒu bái fù fén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白傅墳
fāng quán diàn lán zhuó, gòng diào sōng lín lǐ.
芳荃奠蘭酌,共吊松林里。
xī kǒu wàng shān jiāo, dàn jiàn fú yún qǐ.
溪口望山椒,但見浮云起。
“共吊松林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