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攜酒醉其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來攜酒醉其下”全詩
我來攜酒醉其下,臥看千峰秋月明。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瑯琊山六題·石屏路》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瑯琊山六題·石屏路》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瑯琊山上的景色,以及詩人在山上的感受和情緒。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石屏自倚浮云外,
石路久無人跡行。
我來攜酒醉其下,
臥看千峰秋月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瑯琊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上的石屏和石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世繁忙的遠離之情。
首先,詩中的“石屏”和“石路”是詩人眼中瑯琊山的兩個特色景觀。石屏高聳于云端之上,仿佛與浮云相依,給人一種超然的感覺。而石路則是一條久遠無人行走的小路,顯示出山上人跡罕至的寧靜和荒涼。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來到瑯琊山的心情。他帶著酒來到石屏下,意味著他想要在這里放松身心,遠離塵囂。他選擇臥在石屏下,仰望秋天的月亮和千峰,享受寧靜的時刻。這種醉臥山間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瑯琊山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展示了歐陽修對自然和寧靜的追求。通過與自然的親近,詩人尋找到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這首詩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簡練的表達方式,展示了歐陽修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的感悟。
“我來攜酒醉其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áng yá shān liù tí shí píng lù
瑯琊山六題·石屏路
shí píng zì yǐ fú yún wài, shí lù jiǔ wú rén jī xíng.
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無人跡行。
wǒ lái xié jiǔ zuì qí xià, wò kàn qiān fēng qiū yuè míng.
我來攜酒醉其下,臥看千峰秋月明。
“我來攜酒醉其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