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步尋云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步尋云嶂”全詩
還隨孤鳥下,卻望層林下。
清梵遠猶聞,日暮空山響。
分類:
作者簡介(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上方閣》歐陽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上方閣》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游龍門時的景象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聞鍾渡寒水,共步尋云嶂。
還隨孤鳥下,卻望層林下。
清梵遠猶聞,日暮空山響。
這首詩以游龍門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思考。
詩意和賞析:
詩的開頭,"聞鍾渡寒水",表達了作者聽到鐘聲和寒冷的水聲,這使得他對游龍門的興趣更濃。接著,他與伙伴一起步行,尋找云嶂的景色。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跟隨著一只孤鳥的飛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然而,當他們走到層林之下時,他們卻望見了更加壯麗的景色。這里的"層林"可能指的是山林的層層疊疊,給人一種錯落有致的感覺。這種景色讓作者感到驚嘆,也讓他對大自然的奇妙之處有了更深的認識。
接下來的兩句詩,"清梵遠猶聞,日暮空山響",表達了作者在日暮時分聽到了遠處傳來的清梵音,這使得整個空山都回蕩著美妙的聲音。這里的"清梵"可能指的是佛教的音樂或經文,給人一種寧靜和神秘的感覺。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作者通過感知自然的美妙之處,表達了對宇宙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熱愛。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獨特感悟和情感體驗。
“共步尋云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óng mén fēn tí shí wǔ shǒu shàng fāng gé
游龍門分題十五首·上方閣
wén zhōng dù hán shuǐ, gòng bù xún yún zhàng.
聞鍾渡寒水,共步尋云嶂。
hái suí gū niǎo xià, què wàng céng lín xià.
還隨孤鳥下,卻望層林下。
qīng fàn yuǎn yóu wén, rì mù kōng shān xiǎng.
清梵遠猶聞,日暮空山響。
“共步尋云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