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風偃萑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沖風偃萑菼”全詩
湖洄晚漁集,山靜村樵散。
沖風偃萑菼,獵獵如卷幔。
何當飲清光,乘月行夜半。
分類: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次韻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是宋代詩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溝塍繞湖干,瑣細分頃段。
湖洄晚漁集,山靜村樵散。
沖風偃萑菼,獵獵如卷幔。
何當飲清光,乘月行夜半。
中文譯文:
小溝小塍環繞著湖岸,細碎的分布在每一片土地上。
湖水在傍晚時分涌動,漁民們聚集在一起,山上靜謐,村莊中的樵夫散去。
風吹過,蘆葦搖曳,聲音像是卷起的帷幕。
何時才能品嘗清澈的月光,乘著月色在午夜行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湖泊景色。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湖泊周圍的溝塍、山林和村莊的景象。湖水在傍晚時分泛起漣漪,漁民們聚集在一起,山靜謐,村莊中的樵夫散去,給人一種寧靜和宜人的感覺。
詩中的“沖風偃萑菼,獵獵如卷幔”描繪了風吹過蘆葦的聲音,形容得生動而有力。這樣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湖邊,感受到了微風拂面和蘆葦搖曳的景象。
最后兩句“何當飲清光,乘月行夜半”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向往。詩人希望能夠在湖邊品味清澈的月光,乘著月色在午夜徜徉,展現了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湖泊的美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受。
“沖風偃萑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ōu cháo zōng liù yuè shí rì fàn hú
次韻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
gōu chéng rào hú gàn, suǒ xì fēn qǐng duàn.
溝塍繞湖干,瑣細分頃段。
hú huí wǎn yú jí, shān jìng cūn qiáo sàn.
湖洄晚漁集,山靜村樵散。
chōng fēng yǎn huán tǎn, liè liè rú juǎn màn.
沖風偃萑菼,獵獵如卷幔。
hé dāng yǐn qīng guāng, chéng yuè xíng yè bàn.
何當飲清光,乘月行夜半。
“沖風偃萑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