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良犉不當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金城良犉不當車”全詩
余湩尚供肥犢子,小匳先入太官廚。
鄴中鹿尾空名目,吳地莼羹謾僻迂。
欲比君家好兄弟,不積壓誰可作醍醐。
分類: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天啟惠酥》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天啟惠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邦彥。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金城良犉不當車,
特為人間作好酥。
余湩尚供肥犢子,
小匳先入太官廚。
鄴中鹿尾空名目,
吳地莼羹謾僻迂。
欲比君家好兄弟,
不積壓誰可作醍醐。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種美味的點心——惠酥。詩人以金城良犉(一種優質的面粉)為原料,親手制作了這道美味的點心,特意為人間帶來美味。詩中提到了余湩(一種高級的酥油)供養著肥犢子(指用來制作酥皮的面團),小匳(一種小巧的容器)則首先進入太官廚房。然而,在鄴中(指北方地區)鹿尾(指鹿尾巴,可能指鹿肉)只是虛名,吳地(指南方地區)的莼羹(一種以莼菜為主要原料的湯羹)則被認為是偏僻而迂腐的。詩人希望與君家的兄弟相比,不僅要有美味的食物,還要有真正的情誼,因為只有真正的情誼才能像醍醐(一種香甜的乳酪)一樣珍貴。
賞析:
這首詩詞以食物為載體,通過對不同地區食材和美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真正的情誼的追求。詩人通過對金城良犉、余湩和小匳等食材和容器的描述,展示了制作惠酥的精細過程,體現了詩人對美食的熱愛和追求。然而,詩人也通過對鄴中鹿尾和吳地莼羹的評價,暗示了虛名和迂腐的局限性。最后,詩人希望與君家的兄弟相比,不僅要有美味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正的情誼,這樣才能達到醍醐般的珍貴。整首詩詞通過對食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真正情誼的珍視和追求的思想。
“金城良犉不當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qǐ huì sū
天啟惠酥
jīn chéng liáng chún bù dàng chē, tè wéi rén jiàn zuò hǎo sū.
金城良犉不當車,特為人間作好酥。
yú dòng shàng gōng féi dú zǐ, xiǎo lián xiān rù tài guān chú.
余湩尚供肥犢子,小匳先入太官廚。
yè zhōng lù wěi kōng míng mù, wú dì chún gēng mán pì yū.
鄴中鹿尾空名目,吳地莼羹謾僻迂。
yù bǐ jūn jiā hǎo xiōng dì, bù jī yā shuí kě zuò tí hú.
欲比君家好兄弟,不積壓誰可作醍醐。
“金城良犉不當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