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疏涼野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疏涼野間”全詩
迢遞高樓上,蕭疏涼野間。
暮晴依遠水,秋興屬連山。
浮客時相見,霜凋朱翠顏。
分類:
作者簡介(張繼)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登丹陽樓(一作郎士元詩)》張繼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登上丹陽樓(一說為郎士元所作)
寒皋那可望,
旅客又初歸。
迢遙高樓上,
荒涼冷野間。
晚晴倚遠水,
秋意屬連山。
來往的旅客時常相遇,
霜雨凋謝了紅翠的顏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站在丹陽樓上展望,遠眺著寒涼的山野和流水。寒皋是遠山的名字,作者認為遠山難以望見,但是在高樓之上,俯瞰之時,卻能夠一覽無余。旅客也正是剛剛歸來,初次回到這個地方。整首詩以孤寂、蕭疏的景象來表達寒涼的感覺。
在詩中,晚晴倚著遠水,秋意隨著連山而來,給人以凄涼寂寥之感。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時有來往的旅客相遇,但他們的相遇并不常有,像是霜雨凋謝了紅翠的顏色一般,顯得凄涼而短暫。
這首詩以婉約派的手法描繪了凄涼秋意中的景色和情感,通過對寒涼孤獨的描繪,使讀者產生深深的感嘆和思考,體現了唐代詩人對于自然、情感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蕭疏涼野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dān yáng lóu yī zuò láng shì yuán shī
登丹陽樓(一作郎士元詩)
hán gāo nà kě wàng, lǚ kè yòu chū hái.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還。
tiáo dì gāo lóu shàng, xiāo shū liáng yě jiān.
迢遞高樓上,蕭疏涼野間。
mù qíng yī yuǎn shuǐ, qiū xìng shǔ lián shān.
暮晴依遠水,秋興屬連山。
fú kè shí xiāng jiàn, shuāng diāo zhū cuì yán.
浮客時相見,霜凋朱翠顏。
“蕭疏涼野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