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無此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吳山無此秀”全詩
萬頃湖光里,千家橘熟時。
平看月上早,遠覺鳥歸遲。
近古誰真賞,白云應得知。
分類:
作者簡介(范仲淹)
《蘇州十詠其三·洞庭山》范仲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州十詠其三·洞庭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范仲淹。這首詩描繪了洞庭山的美景和景色變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吳山無此秀,乘暇一游之。
萬頃湖光里,千家橘熟時。
平看月上早,遠覺鳥歸遲。
近古誰真賞,白云應得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洞庭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自然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洞庭山的贊美之情。首句“吳山無此秀”意味著洞庭山的秀美勝過了吳山,顯示了作者對洞庭山的贊嘆之情。接著,作者表達了自己乘暇游覽洞庭山的心愿。
接下來的兩句“萬頃湖光里,千家橘熟時”描繪了洞庭山周圍湖光和橘園的景色。湖光波光粼粼,橘園中的橘子成熟了,給人一種豐收的喜悅之感。
接著的兩句“平看月上早,遠覺鳥歸遲”描繪了夜晚的景色。月亮剛剛升起,給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感覺,而遠處的鳥兒歸巢的聲音則暗示了夜晚的深沉和靜謐。
最后兩句“近古誰真賞,白云應得知”表達了作者對洞庭山的賞識之情。作者認為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賞美景的人,才能真正領略洞庭山的美麗。白云作為自然界的觀察者,應該能夠理解洞庭山的美。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洞庭山的美景和景色變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并通過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真正懂得欣賞美的人的敬佩。
“吳山無此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zhōu shí yǒng qí sān dòng tíng shān
蘇州十詠其三·洞庭山
wú shān wú cǐ xiù, chéng xiá yī yóu zhī.
吳山無此秀,乘暇一游之。
wàn qǐng hú guāng lǐ, qiān jiā jú shú shí.
萬頃湖光里,千家橘熟時。
píng kàn yuè shàng zǎo, yuǎn jué niǎo guī chí.
平看月上早,遠覺鳥歸遲。
jìn gǔ shuí zhēn shǎng, bái yún yīng de zhī.
近古誰真賞,白云應得知。
“吳山無此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