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時終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時終極”全詩
人好在、斷渾似,畫圖相識。
羅襪塵香來有信,玉簫聲遠尋無跡。
恨不將、春色醉仙桃,迷芳席。
嬋娟月,韶華日。
夢已盡,愁仍積。
江花共江草,幾時終極。
錦樹摧殘胡蝶老,冰綃翦破鴛鴦只。
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憶。
分類: 滿江紅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滿江紅》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枕上吳山》是元代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枕上吳山,隱隱見、宮眉修碧。
人好在、斷渾似,畫圖相識。
羅襪塵香來有信,玉簫聲遠尋無跡。
恨不將、春色醉仙桃,迷芳席。
嬋娟月,韶華日。
夢已盡,愁仍積。
江花共江草,幾時終極。
錦樹摧殘胡蝶老,冰綃翦破鴛鴦只。
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枕上吳山為背景,描繪了一幅江南山水的美景,同時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愛情的思念之情。
詩中的“枕上吳山”是指詩人躺在枕頭上,遙望遠處的吳山。吳山隱隱約約地顯現出來,宛如修剪整齊的宮廷眉毛。這種景象使人感到寧靜和美麗。
詩人表達了對過去愛人的思念之情。他說“人好在、斷渾似,畫圖相識”,意思是即使人已經離去,但在心中仍然能夠清晰地想象出她的容貌。他還提到了羅襪的香氣和玉簫的聲音,這些都是與愛人有關的記憶。
詩人對逝去的時光和愛情充滿了遺憾和痛苦。他感嘆道“恨不將、春色醉仙桃,迷芳席”,意思是希望能夠將美好的春天和仙桃一起醉倒,沉浸在芳香的氛圍中。然而,現實卻讓他感到迷茫和失落。
詩的結尾,詩人以江花和江草的生命終結來象征時間的流逝。他說“江花共江草,幾時終極”,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感慨。
最后兩句“錦樹摧殘胡蝶老,冰綃翦破鴛鴦只。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憶。”則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終結和告別。錦樹上的胡蝶老去,冰絲織品上的鴛鴦圖案破裂,這些都象征著愛情的消逝。詩人希望能夠與過去的愛情告別,不再相憶。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美麗的自然景色和表達對逝去時光和愛情的思念,展現了元好問獨特的感慨和情感。
“幾時終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滿江紅
zhěn shàng wú shān, yǐn yǐn jiàn gōng méi xiū bì.
枕上吳山,隱隱見、宮眉修碧。
rén hǎo zài duàn hún sì, huà tú xiāng shí.
人好在、斷渾似,畫圖相識。
luó wà chén xiāng lái yǒu xìn, yù xiāo shēng yuǎn xún wú jī.
羅襪塵香來有信,玉簫聲遠尋無跡。
hèn bù jiāng chūn sè zuì xiān táo, mí fāng xí.
恨不將、春色醉仙桃,迷芳席。
chán juān yuè, sháo huá rì.
嬋娟月,韶華日。
mèng yǐ jǐn, chóu réng jī.
夢已盡,愁仍積。
jiāng huā gòng jiāng cǎo, jǐ shí zhōng jí.
江花共江草,幾時終極。
jǐn shù cuī cán hú dié lǎo, bīng xiāo jiǎn pò yuān yāng zhǐ.
錦樹摧殘胡蝶老,冰綃翦破鴛鴦只。
bàn chǔ yún xiāng yǔ yī shēng xiū, xiū xiāng yì.
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憶。
“幾時終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