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立臨春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立臨春樹”全詩
玉立臨春樹。
細看司花留意處。
都在輕勻淺注。
相逢南陌東城。
有情只似無情。
說與新來憔悴,鶯兒不解丁寧。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清平樂》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香凝嬌聚》是元代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香凝嬌聚。玉立臨春樹。
細看司花留意處。都在輕勻淺注。
相逢南陌東城。有情只似無情。
說與新來憔悴,鶯兒不解丁寧。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清新婉約的畫面,以花兒和人的相遇為主題。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人與花之間的情感交融,以及人生的無常和離別之感。
賞析:
詩的開頭寫道“香凝嬌聚”,形容花朵的香氣濃郁,嬌艷欲滴。接著,詩人描述了花兒猶如玉立在春樹之間,給人一種美麗的畫面感。然后,詩人細致地觀察著花兒,注重細節,表現出對花兒的關注和留意。
接下來的兩句“相逢南陌東城。有情只似無情。”表達了人與花的相遇,以及情感的復雜性。詩人認為,盡管有情感的存在,但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又顯得無情。這種矛盾的表達使詩詞更具深度和思考性。
最后兩句“說與新來憔悴,鶯兒不解丁寧。”揭示了詩人的心情。詩人與花兒相遇后,他向花兒傾訴自己的憔悴和疲憊,但花兒卻無法理解他的心情。這種對話的無法實現,進一步強調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隔閡和溝通的困難。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花兒和人的描寫,表達了情感的復雜性和人生的無常。它展示了元代詩人元好問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玉立臨春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xiāng níng jiāo jù.
香凝嬌聚。
yù lì lín chūn shù.
玉立臨春樹。
xì kàn sī huā liú yì chù.
細看司花留意處。
dōu zài qīng yún qiǎn zhù.
都在輕勻淺注。
xiāng féng nán mò dōng chéng.
相逢南陌東城。
yǒu qíng zhǐ shì wú qíng.
有情只似無情。
shuō yǔ xīn lái qiáo cuì, yīng ér bù jiě dīng níng.
說與新來憔悴,鶯兒不解丁寧。
“玉立臨春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