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待兒婚女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待兒婚女嫁”全詩
神武冠須早掛。
可待兒婚女嫁。
山深水木清華。
漁樵好個生涯。
夢想平橋南畔,竹籬茅舍人家。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清平樂》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村墟瀟灑》是元代作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村墟瀟灑,似是朱陳陣。
在這村莊里,一切都顯得寬敞自由,仿佛是朱陳陣營一般。
神武冠須早掛。
英勇的將士們早早地佩戴上頭盔,準備出征。
可待兒婚女嫁。
等待著兒子成婚,女兒出嫁的時刻。
山深水木清華。
山巒深邃,水流清澈,樹木蔥蘢,自然景色美麗。
漁樵好個生涯。
漁民和樵夫過著美好的生活。
夢想平橋南畔,竹籬茅舍人家。
憧憬著在平靜的橋邊,竹籬茅舍的家園。
這首詩詞以村莊生活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寧靜而自由的鄉村景象。詩人通過描述村墟瀟灑、山水清華、漁樵生涯等元素,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美好和寧靜。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兒子成婚、女兒出嫁的期待,以及對平靜家園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鄉村的寧靜和美好,展現了元代鄉村生活的特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們生活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平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家庭幸福的期盼。整首詩詞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展現了元好問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鄉村生活的熱愛。
“可待兒婚女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cūn xū xiāo sǎ, shì shì zhū chén zhèn.
村墟瀟灑,似是朱陳陣。
shén wǔ guān xū zǎo guà.
神武冠須早掛。
kě dài ér hūn nǚ jià.
可待兒婚女嫁。
shān shēn shuǐ mù qīng huá.
山深水木清華。
yú qiáo hǎo gè shēng yá.
漁樵好個生涯。
mèng xiǎng píng qiáo nán pàn, zhú lí máo shè rén jiā.
夢想平橋南畔,竹籬茅舍人家。
“可待兒婚女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