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橋春水浸紅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津橋春水浸紅霞”全詩
七香車。
更天涯。
萬古千秋,幽恨入琵琶。
想到都門南下望,金縷暗,玉釵斜。
津橋春水浸紅霞。
上陽花。
落誰家。
獨恨經年,培養牡丹芽。
寒雁歸時憑寄語,莫容易,損容華。
分類: 江城子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江城子》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城子·河堤煙樹渺云沙》是元代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河堤煙樹渺云沙,
在朝香車更天涯。
千秋萬古,幽恨融入琵琶之中。
想到都門南下望,
金縷暗,玉釵斜。
津橋春水浸紅霞,
上陽花,落在誰家。
獨自懷恨經年,
培養牡丹芽。
寒雁歸時憑寄語,
莫容易,損容華。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江城的景象,通過煙樹、云沙、香車等意象,展現了一種幽靜而富有詩意的氛圍。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將幽恨融入琵琶的音樂之中。
詩中提到了都門,表示詩人在離別之際,站在都城的南邊遠望,心中充滿了思念之情。金縷暗、玉釵斜是對離別時的心情的描繪,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憂傷。
津橋春水浸紅霞,上陽花落在誰家,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獨自懷恨經年,培養牡丹芽,表達了詩人長久以來的孤獨和對美好事物的培養。
最后兩句寒雁歸時憑寄語,莫容易,損容華,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友的寄語,希望他們保重身體,不要輕易受傷。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現了元好問獨特的詩意和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交融,詩人表達了對故鄉和親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津橋春水浸紅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chéng zǐ
江城子
hé dī yān shù miǎo yún shā.
河堤煙樹渺云沙。
qī xiāng chē.
七香車。
gèng tiān yá.
更天涯。
wàn gǔ qiān qiū, yōu hèn rù pí pá.
萬古千秋,幽恨入琵琶。
xiǎng dào dōu mén nán xià wàng, jīn lǚ àn, yù chāi xié.
想到都門南下望,金縷暗,玉釵斜。
jīn qiáo chūn shuǐ jìn hóng xiá.
津橋春水浸紅霞。
shàng yáng huā.
上陽花。
luò shuí jiā.
落誰家。
dú hèn jīng nián, péi yǎng mǔ dān yá.
獨恨經年,培養牡丹芽。
hán yàn guī shí píng jì yǔ, mò róng yì, sǔn róng huá.
寒雁歸時憑寄語,莫容易,損容華。
“津橋春水浸紅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