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懷歸官有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不懷歸官有程”全詩
未能免俗私自笑,豈不懷歸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鴨鬧,一川桑柘晚煙平。
此生只合田間老,誰遣春官識姓名?
分類:
作者簡介(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被檄夜赴鄧州幕府》元好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被檄夜赴鄧州幕府》是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幕府文書鳥羽輕,
敝裘羸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
豈不懷歸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鴨鬧,
一川桑柘晚煙平。
此生只合田間老,
誰遣春官識姓名?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被召喚到鄧州幕府的夜晚情景。詩中通過描寫幕府文書輕如鳥羽、穿著破舊的衣袍、騎著瘦弱的馬匹,以及月色下的寂靜,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作者自嘲未能擺脫世俗的束縛,私下里感到可笑,同時也思考著回歸官場是否有一定的機緣。詩中還描繪了春天的十里陂塘上鴨子嬉戲的景象,以及一條河流旁晚霞平靜的煙霧,這些景物與作者的生活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認為自己只適合在田間務農度過晚年,而不被官場所知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對幕府文書、衣著和馬匹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在官場中的低微地位和生活的艱辛。詩中的春天景物與作者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表現出一種對自由和寧靜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思考和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對春天景物的描繪,增添了詩詞的生動感和對比效果。整體上,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矛盾情感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
“豈不懷歸官有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èi xí yè fù dèng zhōu mù fǔ
被檄夜赴鄧州幕府
mù fǔ wén shū niǎo yǔ qīng, bì qiú léi mǎ yuè sān gēng.
幕府文書鳥羽輕,敝裘羸馬月三更。
wèi néng miǎn sú sī zì xiào, qǐ bù huái guī guān yǒu chéng? shí lǐ bēi táng chūn yā nào, yī chuān sāng zhè wǎn yān píng.
未能免俗私自笑,豈不懷歸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鴨鬧,一川桑柘晚煙平。
cǐ shēng zhǐ hé tián jiān lǎo, shuí qiǎn chūn guān shí xìng míng?
此生只合田間老,誰遣春官識姓名?
“豈不懷歸官有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