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無一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功名無一點”全詩
步穿僧徑出,肩搭道衣歸。
水墅香菰熟,煙崖早筍肥。
功名無一點,何要更忘機。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湖山小隱》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山小隱》是宋代詩人林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居在湖山之間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
詩中描述了猿鳥分清絕的景象,猿猴和鳥類各自棲息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一種寧靜和諧的局面。林蘿擁翠微,指的是茂密的林木和蔓藤環繞,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
詩人步行穿過僧人的小徑,離開了塵世的喧囂,肩搭道衣歸,意味著他回歸了道家的生活方式,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詩中還描繪了水墅香菰熟、煙崖早筍肥的景象,表現了自然的豐饒和生機。這些景物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
最后兩句“功名無一點,何要更忘機”,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不屑和對追求名利的冷漠態度。詩人認為,追求功名利祿只會讓人心生煩惱,而忘卻功名利祿,才能真正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湖山的景色和表達詩人的心境,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強調了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由的重要性。
“功名無一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shān xiǎo yǐn
湖山小隱
yuán niǎo fēn qīng jué, lín luó yōng cuì wēi.
猿鳥分清絕,林蘿擁翠微。
bù chuān sēng jìng chū, jiān dā dào yī guī.
步穿僧徑出,肩搭道衣歸。
shuǐ shù xiāng gū shú, yān yá zǎo sǔn féi.
水墅香菰熟,煙崖早筍肥。
gōng míng wú yì diǎn, hé yào gèng wàng jī.
功名無一點,何要更忘機。
“功名無一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