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狂投分向生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狂投分向生前”全詩
苦無名位高今世,空有文章出古賢。
遺傳得誰修闕下,孤墳應祇客江邊。
池陽渺渺堪垂睫,莫罷秋枝一叫蟬。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傷白積殿丞》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傷白積殿丞》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吏散門墻轉寂然,
疏狂投分向生前。
苦無名位高今世,
空有文章出古賢。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詩的開頭描述了官員下班后,門墻之間的寂靜,暗示了作者的孤獨和無聊。接著,作者表達了自己的疏離感和對過去的向往,他感嘆自己在現世中沒有得到高位和名譽,雖然有才華卻無法得到應有的認可。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擔憂和對自己墓地的思考。作者想知道自己的才華和文章是否會被后人所傳承,他擔心自己的墓地將成為孤寂的江邊客棧。最后一句提到了池陽,這是一個虛構的地名,意味著作者的思緒飄渺不定。蟬的叫聲象征著秋天的到來,作者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夠像秋枝一樣,繼續發出聲音,傳承下去。
這首詩詞通過對官場的冷漠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自己才華的渴望。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意象運用也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性和意境感。
“疏狂投分向生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g bái jī diàn chéng
傷白積殿丞
lì sàn mén qiáng zhuǎn jì rán, shū kuáng tóu fēn xiàng shēng qián.
吏散門墻轉寂然,疏狂投分向生前。
kǔ wú míng wèi gāo jīn shì, kōng yǒu wén zhāng chū gǔ xián.
苦無名位高今世,空有文章出古賢。
yí chuán dé shuí xiū què xià, gū fén yīng qí kè jiāng biān.
遺傳得誰修闕下,孤墳應祇客江邊。
chí yáng miǎo miǎo kān chuí jié, mò bà qiū zhī yī jiào chán.
池陽渺渺堪垂睫,莫罷秋枝一叫蟬。
“疏狂投分向生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