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噪夕陽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蟬噪夕陽初”全詩
同儕多及第,高論獨知書。
名跡收藏遍,公卿扣謁疏。
離愁不可寫,蟬噪夕陽初。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寄和昌符》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和昌符》是宋代詩人林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離鄉背井、思念家鄉的情感。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近太行居,
西歸壓一驢。
同儕多及第,
高論獨知書。
名跡收藏遍,
公卿扣謁疏。
離愁不可寫,
蟬噪夕陽初。
詩意:
這首詩以林逋離開家鄉、遠離親人的心情為主題。詩中描述了他離開家鄉后的生活,他只帶著一匹驢子,回到了太行山附近的地方。他的同學們中有很多人都考中了進士,而他自己則專注于學問。他收集了很多名人的作品,受到了公卿們的贊賞和邀請。然而,他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的離愁之情,只能聽著蟬鳴,看著夕陽的余暉。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離鄉背井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中的太行山和歸鄉的驢子象征著家鄉的遠離和離愁。作者的同學們都考中了進士,而他卻選擇了專注于學問,這顯示了他對學問的熱愛和追求。他收藏了很多名人的作品,受到了公卿們的贊賞,這表明他在學術上有一定的造詣。然而,他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內心的離愁之情,只能借助蟬鳴和夕陽的景象來表達他的思鄉之情。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
“蟬噪夕陽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hé chāng fú
寄和昌符
jiā jìn tài xíng jū, xī guī yā yī lǘ.
家近太行居,西歸壓一驢。
tóng chái duō jí dì, gāo lùn dú zhī shū.
同儕多及第,高論獨知書。
míng jī shōu cáng biàn, gōng qīng kòu yè shū.
名跡收藏遍,公卿扣謁疏。
lí chóu bù kě xiě, chán zào xī yáng chū.
離愁不可寫,蟬噪夕陽初。
“蟬噪夕陽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