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舍青山看未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繞舍青山看未足”全詩
但將松籟延佳客,常帶嵐霏認遠村。
吳榜自能凌晚汰,湘累何苦屬芳蓀。
余生多病期怡養,聊此棲遲一避喧。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山閣偶書》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閣偶書》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繞舍青山看未足,
我繞著住所的青山欣賞,卻覺得還不夠。
故穿林表架危軒。
于是我穿過林木,在山頂搭建起一座危險的亭子。
但將松籟延佳客,
我只愿意邀請懂得欣賞的客人來聽松樹的聲音,
常帶嵐霏認遠村。
常常帶著山間的霧氣,認識遙遠的鄉村。
吳榜自能凌晚汰,
吳地的才子們自有能力在晚上超越別人,
湘累何苦屬芳蓀。
湘江的才子們為何要辛苦地屬于芳蓀(指花草樹木)。
余生多病期怡養,
我余下的生命多病困擾,期望能夠得到悠閑的養生,
聊此棲遲一避喧。
只好在這里安靜地棲息,避開喧囂。
這首詩詞以山閣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繞舍觀賞青山,搭建危軒,邀請佳客,認識遙遠的鄉村,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還提到了吳地和湘江的才子,暗示了詩人對文人境遇的思考。最后,詩人以自己多病的身體為背景,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喧囂世界的避讓。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通過描繪山閣、青山、松樹、嵐霏等自然景物,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融為一體,展現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與安詳。
“繞舍青山看未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gé ǒu shū
山閣偶書
rào shě qīng shān kàn wèi zú, gù chuān lín biǎo jià wēi xuān.
繞舍青山看未足,故穿林表架危軒。
dàn jiāng sōng lài yán jiā kè, cháng dài lán fēi rèn yuǎn cūn.
但將松籟延佳客,常帶嵐霏認遠村。
wú bǎng zì néng líng wǎn tài, xiāng lèi hé kǔ shǔ fāng sūn.
吳榜自能凌晚汰,湘累何苦屬芳蓀。
yú shēng duō bìng qī yí yǎng, liáo cǐ qī chí yī bì xuān.
余生多病期怡養,聊此棲遲一避喧。
“繞舍青山看未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