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殊為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意想殊為適”全詩
寒煙宿墟落,清月上林塘。
意想殊為適,形骸固可忘。
援琴有余興,聊復寄吟觴。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園廬秋夕》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園廬秋夕》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蘭杜裛衰香,開扉趣自長。
寒煙宿墟落,清月上林塘。
意想殊為適,形骸固可忘。
援琴有余興,聊復寄吟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蘭花和杜鵑花的香氣,以及門戶敞開的房屋,表達了自然界的寧靜和安詳。在寒冷的夜晚,煙霧彌漫在村莊中,清澈的月光照耀在林塘上。詩人認為,這樣的景色使人心曠神怡,可以忘卻一切煩惱。他拿起琴來,心情愉悅地吟唱,與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時光。
賞析:
《園廬秋夕》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秋夜的景色,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愉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蘭花和杜鵑花的香氣與寒冷的夜晚、煙霧和明亮的月光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美好與詩人內心的喜悅。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色,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他拿起琴來,與朋友一起分享吟唱的樂趣,展現了詩人豁達開朗的性格和對友誼的珍視。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秋夜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愉悅,同時也傳遞了對生活和友誼的熱愛。
“意想殊為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lú qiū xī
園廬秋夕
lán dù yì shuāi xiāng, kāi fēi qù zì zhǎng.
蘭杜裛衰香,開扉趣自長。
hán yān sù xū luò, qīng yuè shàng lín táng.
寒煙宿墟落,清月上林塘。
yì xiǎng shū wèi shì, xíng hái gù kě wàng.
意想殊為適,形骸固可忘。
yuán qín yǒu yú xìng, liáo fù jì yín shāng.
援琴有余興,聊復寄吟觴。
“意想殊為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