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肯廢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行肯廢禪”全詩
青山買未暇,朱闕去隨緣。
茗試幽人井,香焚賈客船。
淮流遲新月,吟玩想忘眠。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送長吉上人》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長吉上人》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長吉上人,
囊集暮云篇。
行行肯廢禪,
青山買未暇。
朱闕去隨緣,
茗試幽人井。
香焚賈客船,
淮流遲新月。
吟玩想忘眠。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送別長吉上人的情景。長吉上人是一個修行佛法的人,他背著一篇篇的經書,行走在山野之間,不愿放棄修行。詩人表達了對長吉上人的敬佩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山水的喜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禪修者長吉上人的形象和他的修行之旅。詩人用“囊集暮云篇”來形容長吉上人背負著沉重的經書,意味著他對佛法的執著和對智慧的追求。詩中的“行行肯廢禪”表達了長吉上人不愿放棄禪修的決心。
詩人通過描繪青山和朱闕,表達了長吉上人行走在山野之間的自由和隨緣的態度。他不被塵世的名利所動,而是隨緣而去,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智慧。茗試幽人井和香焚賈客船則展現了長吉上人在禪修過程中的靜謐和寧靜。
最后兩句“淮流遲新月,吟玩想忘眠”表達了詩人對長吉上人的贊美和對禪修生活的向往。淮流遲新月意味著時間的流逝,而長吉上人卻在吟誦禪經中忘卻了時間的概念,陶醉其中。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禪修者長吉上人的形象和他的修行之旅,表達了對禪修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山水的贊美。
“行行肯廢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ǎng jí shàng rén
送長吉上人
náng jí mù yún piān, xíng xíng kěn fèi chán.
囊集暮云篇,行行肯廢禪。
qīng shān mǎi wèi xiá, zhū quē qù suí yuán.
青山買未暇,朱闕去隨緣。
míng shì yōu rén jǐng, xiāng fén gǔ kè chuán.
茗試幽人井,香焚賈客船。
huái liú chí xīn yuè, yín wán xiǎng wàng mián.
淮流遲新月,吟玩想忘眠。
“行行肯廢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