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兩兩自相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三兩兩自相隨”全詩
野水無波秋色凈,不知何事忽驚飛。
分類:
作者簡介(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鳧》林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鳧》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秋天湖泊中鳧鳥飛翔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生命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三三兩兩自相隨,
檀頸回看左發右色赩衣。
野水無波秋色凈,
不知何事忽驚飛。
這首詩詞的詩意主要圍繞著鳧鳥在秋天湖泊中的飛翔展開。首句“三三兩兩自相隨”描繪了鳧鳥成群結隊地飛行,形成了一幅壯觀的景象。接著,詩人用“檀頸回看左發右色赩衣”來形容鳧鳥的美麗形態,凸顯了它們的優雅和靈動。第三句“野水無波秋色凈”描繪了湖泊的寧靜和秋天的美麗景色,給人一種寧靜和悠遠的感覺。最后一句“不知何事忽驚飛”則表達了詩人對鳧鳥突然驚飛的疑惑和好奇,也暗示了生命中的突變和不可預測性。
整首詩詞通過對鳧鳥飛翔景象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生命的脆弱。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將自然景色與人生相聯系,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自然的贊美。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內涵,展示了林逋的詩歌才華和對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三三兩兩自相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鳧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zì xiāng suí, tán jǐng huí kàn zuǒ fā yòu sè xì yī.
三三兩兩自相隨,檀頸回看{左發右色}赩衣。
yě shuǐ wú bō qiū sè jìng, bù zhī hé shì hū jīng fēi.
野水無波秋色凈,不知何事忽驚飛。
“三三兩兩自相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