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愧新荷又發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慚愧新荷又發池”全詩
咨嗟斑鬢今承弁,慚愧新荷又發池。
楊柳逶迤愁遠道,鷓鴣啁哳怨南枝。
憶君何啻同瓊樹,但向春風送別離。
分類:
《傷春贈遠》獨孤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傷春贈遠》是唐代詩人獨孤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水流年日并馳,
年光客思兩相隨。
咨嗟斑鬢今承弁,
慚愧新荷又發池。
楊柳逶迤愁遠道,
鷓鴣啁哳怨南枝。
憶君何啻同瓊樹,
但向春風送別離。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傷感和離別之情。詩人感嘆時光的流逝,歲月如水般匆匆流動,而他作為旅客卻思念著家鄉,兩者相互伴隨。他自嘲自己的白發如斑,承受著歲月的磨損,同時也感到慚愧,新的荷花又一次在池塘中盛開。楊柳彎曲的枝條讓他憂心忡忡,因為他思念遠方的親人。鷓鴣的啾啾聲傳來,似乎在抱怨南方的枝葉。詩人回憶起與親人的美好時光,他希望自己像瓊樹一樣與親人同在,只能祈盼春風將離別帶走。
賞析:
《傷春贈遠》表達了唐代詩人獨孤及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痛苦感受。通過描繪水流的年光和旅客思鄉的情感,詩人展示了時光無情的特點,以及在離別時的思念之苦。他自嘲自己的白發,體現了歲月對他的消磨,同時也表達了對新生事物的慚愧。楊柳的形象和鷓鴣的聲音增添了詩詞的憂愁氛圍,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進一步凸顯了自己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最后,詩人回憶起與親人的美好時光,表達了對團聚的渴望和對離別的痛感。整首詩以離別和時光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離別的憂傷情感,展現了唐代詩人獨孤及獨特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
“慚愧新荷又發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g chūn zèng yuǎn
傷春贈遠
qù shuǐ liú nián rì bìng chí, nián guāng kè sī liǎng xiāng suí.
去水流年日并馳,年光客思兩相隨。
zī jiē bān bìn jīn chéng biàn,
咨嗟斑鬢今承弁,
cán kuì xīn hé yòu fā chí.
慚愧新荷又發池。
yáng liǔ wēi yí chóu yuǎn dào, zhè gū zhāo zhā yuàn nán zhī.
楊柳逶迤愁遠道,鷓鴣啁哳怨南枝。
yì jūn hé chì tóng qióng shù, dàn xiàng chūn fēng sòng bié lí.
憶君何啻同瓊樹,但向春風送別離。
“慚愧新荷又發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