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獨孤及的詩詞(共83首)

    1 《仙掌銘》 唐·獨孤及

    陰陽開闔,元氣變化,泄為百川,凝為崇山,山川之作,與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
    有若巨靈赑屃,攘臂其間,左排首陽,右拓太華,絕地軸使中裂,坼山脊為兩道,然后導河而東,俾無有害,留此巨跡于峰之巔。
    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存而不議。
    及以為學者拘其一域,則惑于余方。

    2 《觀海》 唐·獨孤及

    北登渤澥島,回首秦東門。
    誰尸造物功,鑿此天池源。
    澒洞吞百谷,周流無四垠。
    廓然混茫際,望見天地根。

    3 《酬梁二十宋中所贈兼留別梁少府》 唐·獨孤及

    少讀黃帝書,肯不笑機事。
    意猶負深衷,未免名跡累。
    厭貧學干祿,欲徇賓王利。
    甘為風波人,豈復江海意。

    4 《同皇甫侍御齋中春望見示之作》 唐·獨孤及

    望遠思歸心易傷,況將衰鬢偶年光。
    時攀芳樹愁花盡,晝掩高齋厭日長。
    甘比流波辭舊浦,忍看新草遍橫塘。
    因君贈我江楓詠,春思如今未易量。

    5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游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6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 唐·獨孤及

    萬峰蒼翠色,雙溪清淺流。
    已符東山趣,況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肅,黃花門館幽。
    山公惜美景,肯為芳樽留。

    7 《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 唐·獨孤及

    結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
    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罷官梁山外,獲稻楚水湄。
    適會傅巖人,虛舟濟川時。

    8 《代書寄上李廣州》 唐·獨孤及

    皖水望番禺,迢迢青天末。
    鴻雁飛不到,音塵何由達。
    獨有輿人歌,隔云聲喧聒。
    皆稱府君仁,百越賴全活。

    9 《賈員外處見中書賈舍人巴陵詩集覽之懷舊代書寄贈》 唐·獨孤及

    海岸望青瑣,云長天漫漫。
    十年不一展,知有關山難。
    適逢阮始平,立馬問長安。
    取公詠懷詩,示我江海瀾。

    10 《海上寄蕭立》 唐·獨孤及

    朔風剪塞草,寒露日夜結。
    行行到瀛壖,歸思生暮節。
    驛樓見萬里,延首望遼碣。
    遠海入大荒,平蕪際窮發。

    11 《垂花塢醉后戲題(賦得俱字韻)》 唐·獨孤及

    紫蔓青條拂酒壺,落花時與竹風俱。
    歸時自負花前醉,笑向鰷魚問樂無。

    12 《陪王員外北樓宴待月》 唐·獨孤及

    勸酒論心夜不疲,含情有待問誰思。
    佇看晴月澄澄影,來照江樓酩酊時。

    古文觀止推崇儒道

    13 《送別荊南張判官》 唐·獨孤及

    輶車駱馬往從誰,夢浦蘭臺日更遲。
    欲識桃花最多處,前程問取武陵兒。

    14 《將還越留別豫章諸公》 唐·獨孤及

    客鳥倦飛思舊林,裴徊猶戀眾花陰。
    他時相憶雙航葦,莫問吳江深不深。

    15 《李張皇甫閻權等數公并有送別之作見寄因答》 唐·獨孤及

    洞庭正波蘋葉衰,豈是秦吳遠別時。
    謝君篋中綺端贈,何以報之長相思。

    16 《和虞部韋郎中尋楊駙馬不遇》 唐·獨孤及

    金屋瓊臺蕭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
    到君仙洞不相見,謂已吹簫乘早霞。

    17 《海上懷華中舊游寄鄭縣劉少府造、渭南王少府崟》 唐·獨孤及

    涼風臺上三峰月,不夜城邊萬里沙。
    離別莫言關塞遠,夢魂長在子真家。

    18 《題玉潭》 唐·獨孤及

    碧玉徒強名,冰壺難比德。
    唯當寂照心,可并奫淪色。

    19 《送李賓客荊南迎親》 唐·獨孤及

    宗室劉中壘,文場謝客兒。
    當為天北斗,曾使海西陲。
    毛節精誠著,銅樓羽翼施。
    還申供帳別,言赴倚門期。
    恩渥沾行李,晨昏在路岐。
    君親兩報遂,不敢議傷離。

    20 《江寧酬鄭縣劉少府兄贈別作》 唐·獨孤及

    往年脫縫掖,接武仕關西。
    結綬腰章并,趨階手板齊。
    仙山不用買,朋酒日相攜。
    抵掌夸潭壑,忘情向組珪。

    21 《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御》 唐·獨孤及

    漢家金馬署,帝座紫微郎。
    圖籍凌群玉,歌詩冠柏梁。
    陰陰萬年樹,肅肅五經堂。
    揮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陽。

    22 《傷春贈遠》 唐·獨孤及

    去水流年日并馳,年光客思兩相隨。
    咨嗟斑鬢今承弁,慚愧新荷又發池。
    楊柳逶迤愁遠道,鷓鴣啁哳怨南枝。
    憶君何啻同瓊樹,但向春風送別離。

    23 《得柳員外書封寄近詩書中兼報新主行營兵馬因代書戲答》 唐·獨孤及

    郎官作掾心非好,儒服臨戎政已聞。
    說劍嘗宗漆園吏。
    戒嚴應笑棘門軍。
    遙知抵掌論皇道,時復吟詩向白云。
    百越待君言即敘,相思不敢愴離群。

    24 《答李滁州見寄》 唐·獨孤及

    相逢遽嘆別離牽,三見江皋蕙草鮮。
    白發俱生歡未再,滄洲獨往意何堅。
    愁看郡內花將歇,忍過山中月屢圓。
    終日望君休汝騎,愧無堪報起予篇。

    25 《答皇甫十六侍御北歸留別作》 唐·獨孤及

    正當楚客傷春地,豈是騷人道別時。
    俱徇空名嗟欲老,況將行役料前期。
    勞生多故應同病,羸馬單車莫自悲。
    明日相望隔云水,解顏唯有袖中詩。

    26 《登山谷寺上方答皇甫侍御臥疾闕陪車騎之后》 唐·獨孤及

    梵宮香閣攀霞上,天柱孤峰指掌看。
    漢主馬蹤成蔓草,法王身相示空棺。
    云扶踴塔青霄庳,松蔭禪庭白日寒。
    不見戴逵心莫展,賴將新贈比瑯玕.

    古文觀止生活賦稅

    27 《酬常郿縣見贈》 唐·獨孤及

    愛君修政若修身,鰥寡來歸乳雉馴。
    堂上五弦銷暇日,邑中千室有陽春。
    謂乘鳧舄朝天子,卻愧豬肝累主人。
    辭后讀君懷縣作,定知三歲字猶新。

    28 《早發龍沮館舟中寄東海徐司倉鄭司戶》 唐·獨孤及

    沙禽相呼曙色分,漁浦鳴桹十里聞。
    正當秋風渡楚水,況值遠道傷離群。
    津頭卻望后湖岸,別處已隔東山云。
    停艫目送北歸翼,惜無瑤華持寄君。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思鄉思歸

    29 《喜辱韓十四郎中書兼封近詩示代書題贈》 唐·獨孤及

    各牽于役間游遨,獨坐相思正郁陶。
    長跪讀書心暫緩,短章投我曲何高。
    宦情緣木知非愿,王事敦人敢告勞。
    所嘆在官成遠別,徒言岏水才容舠.

    音樂理想感傷

    30 《與韓侍御同尋李七舍人不遇,題壁留贈》 唐·獨孤及

    三徑何寂寂,主人山上山。
    亭空檐月在,水落釣磯閑。
    藥院雞犬靜,酒壚苔蘚班。
    知君少機事,當待暮云還。

    修行哲理

    31 《蕭文學山池宴集》 唐·獨孤及

    檀欒千畝綠,知是辟疆園。
    遠岫當庭戶,諸花覆水源。
    主人邀盡醉,林鳥助狂言。
    莫問愁多少,今皆付酒樽。

    32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唐·獨孤及

    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
    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別愁。
    醉歸無以贈,只奉萬年酬。

    33 《李卿東池夜宴得池字》 唐·獨孤及

    政成機不擾,心愜宴忘疲。
    去燭延高月,傾罍就小池。
    舞盤回雪動,弦奏躍魚隨。
    自是山公興,誰令下士知。

    34 《水西館泛舟送王員外》 唐·獨孤及

    單醪敢獻酢,曲沼荷經過。
    泛覽親魚鳥,夤緣涉芰荷。
    劇談增惠愛,美景借清和。
    明日汀洲草,依依奈別何。

    35 《送陳王府張長史還京》 唐·獨孤及

    論齒弟兄列,為邦前后差。
    十年方一見,此別復何嗟。
    極目故關道,傷心南浦花。
    少時相憶處,招手望行車。

    36 《送義烏韋明府》 唐·獨孤及

    妙年能致身,陳力復安親。
    不憚關山遠,寧辭簿領勤。
    過江云滿路,到縣海為鄰。
    每嘆違心賞,吳門正早春。

    37 《送馬鄭州》 唐·獨孤及

    使君朱兩轓,春日整東轅。
    芳草成皋路,青山涼水源。
    勉修循吏跡,以謝主人恩。
    當使仁風動,遙聽輿頌喧。

    38 《送游員外赴淮西》 唐·獨孤及

    多君有奇略,投筆佐元戎。
    已佩郎官印,兼乘御史驄。
    使星隨驛騎,歸路有秋風。
    莫道無書札,他年懷袖空。

    神話寫人

    39 《送陽翟張主簿之任》 唐·獨孤及

    舊聞陽翟縣,西接鳳高山。
    作吏同山隱,知君處劇閑。
    少年當效用,遠道豈辭艱。
    遲子揚名后,方期彩服還。

    諷刺詠史

    40 《送虞秀才擢第歸長沙》 唐·獨孤及

    充賦名今遂,安親事不違。
    甲科文比玉,歸路錦為衣。
    海運同鹍化,風帆若鳥飛。
    知君到三徑,松菊有光輝。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