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與東城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地與東城接”全詩
山色知殘雨,墻陰覺暮天。
鶯啼漢宮柳,花隔杜陵煙。
地與東城接,春光醉目前。
分類:
作者簡介(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詩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縣)人。生卒年不詳。天寶十五載(756)登進士第。安史之亂中,避難江南。寶應元年(762)補渭南尉,歷任拾遺、補闕、校書等職,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與錢起齊名,世稱"錢郎"。他們詩名甚盛,當時有"前有沈宋,后有錢郎"(高仲武《中興間氣集》)之說。
《春宴張舍人宅》郎士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宴張舍人宅》是唐代詩人郎士元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宴會場景,展示了春光明媚的景色和宴會的歡樂氛圍。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宴張舍人宅
懶尋芳草徑,
來接侍臣筵。
山色知殘雨,
墻陰覺暮天。
鶯啼漢宮柳,
花隔杜陵煙。
地與東城接,
春光醉目前。
譯文:
懶散地尋找著芳草的小徑,
前來參加侍臣們的宴席。
山色知曉雨已經停了,
墻陰感到天色漸暮。
鶯鳥在漢宮的柳樹上啼鳴,
花朵被杜陵的煙霧隔開。
大地與東城相連,
春光使人陶醉,眼前一片明媚。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天宴會的場景,表達了春光明媚、自然景色宜人的美好。詩人以輕松愉快的語調,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宴會的熱鬧氣氛,使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歡愉和生機。
賞析:
《春宴張舍人宅》以簡潔流暢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和喜慶的宴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以山色、雨、墻陰、鶯鳥、柳樹、花朵等來描繪春天的景象,使整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
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的氣息和喜慶的場景。詩中的“山色知殘雨”表達了春雨過后山色更加明亮的意象,與此同時,墻陰的描述暗示了天色已經漸漸暮色,春宴即將開始。鶯鳥啼鳴、柳樹垂絲、花朵隔煙,都是春天的典型景象,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繁榮富饒的景象。
詩的最后兩句“地與東城接,春光醉目前”表達了大地與城市的融合,春光的美麗使人感到陶醉。整首詩意境明朗,氣氛輕快愉悅,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喜悅,使讀者感受到春天的魅力和生機。
“地與東城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yàn zhāng shè rén zhái
春宴張舍人宅
lǎn xún fāng cǎo jìng, lái jiē shì chén yán.
懶尋芳草徑,來接侍臣筵。
shān sè zhī cán yǔ, qiáng yīn jué mù tiān.
山色知殘雨,墻陰覺暮天。
yīng tí hàn gōng liǔ, huā gé dù líng yān.
鶯啼漢宮柳,花隔杜陵煙。
dì yǔ dōng chéng jiē, chūn guāng zuì mù qián.
地與東城接,春光醉目前。
“地與東城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