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巖騎吏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巖騎吏旋”全詩
風雨神祇應,笙鏞詔命傳。
沐蘭祇掃地,酌桂佇靈仙。
拂霧陳金策,焚香拜玉筵。
云開小有洞,日出大羅天。
三鳥隨王母,雙童翊子先。
何時種桃核,幾度看桑田。
倏忽煙霞散,空巖騎吏旋。
分類:
作者簡介(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潤州(今鎮江)丹陽人,著名詩人。先世居甘肅涇州。天寶十五年進士。曾官無錫尉,大歷初入河南節度使王縉幕,終左拾遺、右補闕。其詩清新飄逸,多飄泊之感。
《祭張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皇甫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祭張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是唐代皇甫冉所作,下面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堯心知稼穡,精意繞山川。
風雨神祇應,笙鏞詔命傳。
沐蘭祇掃地,酌桂佇靈仙。
拂霧陳金策,焚香拜玉筵。
云開小有洞,日出大羅天。
三鳥隨王母,雙童翊子先。
何時種桃核,幾度看桑田。
倏忽煙霞散,空巖騎吏旋。
詩意:
這首詩是皇甫冉為了紀念張公洞而作。張公洞是唐代時期的一位官員,他以詩文才華和治政能力聞名。詩中表達了對張公洞的敬佩和懷念之情。詩人以堯心知稼穡和精心繞山川來形容張公洞的聰慧和職責感,以風雨神祇應、笙鏞詔命傳來形容他的雄心壯志和為國家奉獻的精神。接下來,詩人用沐蘭祇掃地、酌桂佇靈仙來表達他對張公洞高潔的品德和精神追求的贊美。最后,詩人描述了在洞口云開日出時,三鳥隨王母、雙童翊子先的場面,表達了他對張公洞吉利和前途光明的祝福。
賞析:
這首詩流暢明快,氣勢豪邁。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神仙之境,抒發對張公洞的崇敬之情。詩中使用了一系列對于神仙境界的描寫,如拂霧陳金策、焚香拜玉筵等,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詩歌之中寓意深遠,表達了對才華和為政之道的贊美,同時也抒發了對大自然的景色的贊美和追憶。整首詩以張公洞為主題,展示了唐代詩人對杰出人物的敬佩之情,并借以抒發自然景觀的美感以及人生的哲理。整體上,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強調了品德高尚和才華橫溢的重要性,同時也有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祝福。
“空巖騎吏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āng gōng dòng èr shǒu yī běn zuò pái lǜ yī shǒu
祭張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
yáo xīn zhī jià sè, jīng yì rào shān chuān.
堯心知稼穡,精意繞山川。
fēng yǔ shén qí yīng, shēng yōng zhào mìng chuán.
風雨神祇應,笙鏞詔命傳。
mù lán qí sǎo dì, zhuó guì zhù líng xiān.
沐蘭祇掃地,酌桂佇靈仙。
fú wù chén jīn cè, fén xiāng bài yù yán.
拂霧陳金策,焚香拜玉筵。
yún kāi xiǎo yǒu dòng, rì chū dà luó tiān.
云開小有洞,日出大羅天。
sān niǎo suí wáng mǔ, shuāng tóng yì zi xiān.
三鳥隨王母,雙童翊子先。
hé shí zhǒng táo hé, jǐ dù kàn sāng tián.
何時種桃核,幾度看桑田。
shū hū yān xiá sàn, kōng yán qí lì xuán.
倏忽煙霞散,空巖騎吏旋。
“空巖騎吏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