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遍梨花昨夜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聽遍梨花昨夜風”全詩
鎮日簾櫳一片垂,燕語人無語。
庭草已含煙,門柳將飄絮。
聽遍梨花昨夜風,今夜黃昏雨。
分類: 卜算子
作者簡介(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卜算子》朱彝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卜算子·殘夢繞屏山》是清代朱彝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殘夢繚繞屏山,小篆消散香霧。
整天簾櫳一片垂,燕語人無言。
庭院的草地已經含著煙霧,門前的柳樹將要飄下絮。
聽遍了昨夜梨花的風聲,今夜的黃昏下著細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寂靜的景象。殘夢繞著屏山,小篆的字跡仿佛在消散的香霧中舞動。整天,簾櫳垂下,仿佛世界靜止,只有燕子的鳴叫,而人們則無言以對。庭院的草地已經被霧氣籠罩,門前的柳樹即將飄落白絮。詩人傾聽著昨夜梨花被風吹拂的聲音,而今夜的黃昏卻下著細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感受。屏山是一個虛構的地方,象征著寧靜和神秘。殘夢繞屏山,使人感到一種幽靜和迷離的氛圍。小篆消散的香霧,象征著詩人的思緒和情感,在虛幻中漸漸消散。簾櫳垂下,整天靜默,展示了一種寂靜的意象,燕語人無語,更加強調了寧靜和空靈的感覺。
詩中的庭院草地含煙,門前柳樹飄絮,給人以朦朧、模糊的感覺,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自然的變化。詩人聽遍了昨夜梨花的風聲,今夜的黃昏下著細雨,寫出了時間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整首詩詞以靜影動,以朦朧美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幻和人生的無常,給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感悟。
通過這首詩詞,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表達方式,讓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深深的震撼和共鳴,引發對生命、時間和自然界的思考。
“聽遍梨花昨夜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ǔ suàn zǐ
卜算子
cán mèng rào píng shān, xiǎo zhuàn xiāo xiāng wù.
殘夢繞屏山,小篆消香霧。
zhèn rì lián lóng yī piàn chuí, yàn yǔ rén wú yǔ.
鎮日簾櫳一片垂,燕語人無語。
tíng cǎo yǐ hán yān, mén liǔ jiāng piāo xù.
庭草已含煙,門柳將飄絮。
tīng biàn lí huā zuó yè fēng, jīn yè huáng hūn yǔ.
聽遍梨花昨夜風,今夜黃昏雨。
“聽遍梨花昨夜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