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帷才悔殺明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低帷才悔殺明燈”全詩
低帷才悔殺明燈,花影浸。
窗欞滲,斜月一條剛到枕。
分類: 天仙子
作者簡介(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天仙子》朱彝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清代朱彝尊所作的《天仙子·小閣春寒煙乍禁》。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閣春寒煙乍禁,
爐香先潤鴛鴦錦。
低帷才悔殺明燈,
花影浸。窗欞滲,
斜月一條剛到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夜晚場景。小閣中的春寒初現,煙霧繚繞,仿佛禁止了一切喧鬧。爐香先潤了鴛鴦錦被,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在帷幕低垂的時候,才感悔殺了明燈的明亮,此刻花影已經滲透進來。窗欞上透出斜月的光線,剛好灑在枕頭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出了一個靜謐而溫馨的春夜景象。作者以煙霧、爐香、帷幕、花影、斜月等意象來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氛圍,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夜晚的寧靜和春天的初寒。詩中的"小閣春寒"揭示了春夜的微涼,煙霧的出現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層迷幻的色彩。爐香的潤飾和花影的滲透,給人一種溫暖和欣慰的感覺,與外面的寒冷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后,斜月的光線劃過窗欞,灑在枕頭上,給整個畫面增添了一抹柔和的明亮。
這首詩詞以其精致的描寫和鮮明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閑適、寧靜的春夜的追求。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這種寧靜的美感,同時也可以品味到春夜的微涼和溫暖,使人陶醉其中。整首詩詞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春夜世界,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低帷才悔殺明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xiān zǐ
天仙子
xiǎo gé chūn hán yān zhà jìn, lú xiāng xiān rùn yuān yāng jǐn.
小閣春寒煙乍禁,爐香先潤鴛鴦錦。
dī wéi cái huǐ shā míng dēng, huā yǐng jìn.
低帷才悔殺明燈,花影浸。
chuāng líng shèn, xié yuè yī tiáo gāng dào zhěn.
窗欞滲,斜月一條剛到枕。
“低帷才悔殺明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