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約何曾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密約何曾果”全詩
壓眾風流,傾城色笑,趁時梳裹。
慣新詩詠罷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別淚看頻墮,密約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燈火。
悔當時花月可憐宵,鎮相逢閑坐。
分類: 紅娘子
作者簡介(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紅娘子》朱彝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紅娘子·袖薄吹香過》是清代朱彝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纖薄的袖子輕輕搖動,吹散芬芳的香氣。
濃密的發鬏盤繞在頭上。
她以嫵媚的姿態吸引眾人,
迷人的容顏帶著妖嬈的笑意,
正抓緊時機整理裝束。
習慣了寫新詩,鮮有人知曉,
每篇篇詩都教人心生共鳴。
離別時眼淚頻頻落下,
隱秘的約定從未實現。
七夕的星河,中秋的庭院,
上元的燈火閃爍。
悔恨當初,花和月在可憐的夜晚,
你我相逢時的閑坐。
詩意:
這首詩詞以《紅娘子》的形象為背景,描繪了一位美麗而妖嬈的女子。她纖薄的袖子輕輕搖動,吹散芬芳的香氣,她盤繞著濃密的發鬏,以迷人的姿態吸引眾人的注目。她習慣寫新詩,但很少有人了解她的內心世界,她的每一篇詩作都充滿共鳴。然而,她與心愛的人分別時淚水不斷流淌,曾經的密約也從未實現。在七夕的星河、中秋的庭院和上元的燈火中,她后悔當初對花和月的憐惜,希望能重新相遇,共同坐下,暢談心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紅娘子的形象為中心,通過描繪她的儀態和嫵媚,展現了她的魅力和吸引力。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她的袖子和發鬏的特點與她的美貌相互襯托,使她更加引人注目。作者通過描述紅娘子寫詩的習慣和她與心愛之人的離別和悔恨,表達了對愛情和時光流逝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詞以紅娘子為中心,通過她的形象和情感,勾勒出一個充滿浪漫和遺憾的故事。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同時也引發對愛情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密約何曾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óng niáng zǐ
紅娘子
xiù báo chuī xiāng guò, fā zhòng yíng huán duǒ.
袖薄吹香過,發重縈鬟亸。
yā zhòng fēng liú, qīng chéng sè xiào, chèn shí shū guǒ.
壓眾風流,傾城色笑,趁時梳裹。
guàn xīn shī yǒng bà shǎo rén zhī, yī piān piān jiào hé.
慣新詩詠罷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bié lèi kàn pín duò, mì yuē hé zēng guǒ.
別淚看頻墮,密約何曾果。
qī xī xīng hé, zhōng qiū yuàn luò, shàng yuán dēng huǒ.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燈火。
huǐ dāng shí huā yuè kě lián xiāo, zhèn xiāng féng xián zuò.
悔當時花月可憐宵,鎮相逢閑坐。
“密約何曾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