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此夜一點孤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料此夜一點孤燈”全詩
乍一霎黃昏,小門深閉。
作弄新涼天氣。
怕早有井梧飄階砌。
正楚筠,簟冷香篝,簡點舊時鴛被。
無計。
才獨眠,更坐起恁說愁邊滋味。
翠蛾別久,遠信莫致。
縱有夢魂能記。
尋不到,長安三千里。
料此夜一點孤燈,知他睡也不睡。
分類: 無悶
作者簡介(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無悶 雨夜》朱彝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無悶 雨夜》是清代朱彝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密雨垂絲,細細晚風,約盡浮萍池水。
乍一霎黃昏,小門深閉。
作弄新涼天氣。
怕早有井梧飄階砌。
正楚筠,簟冷香篝,簡點舊時鴛被。
無計。才獨眠,更坐起恁說愁邊滋味。
翠蛾別久,遠信莫致。
縱有夢魂能記。
尋不到,長安三千里。
料此夜一點孤燈,知他睡也不睡。
詩意:
《無悶 雨夜》描繪了一個雨夜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雨點如絲,晚風細細,點綴著浮萍池水。黃昏降臨,小門深深關上,仿佛是在逗弄和享受這新涼的天氣。作者擔心曾經的思念會像飄落的梧桐葉子一樣,在早已關上的門前飄散。在冷香的篝火和簡樸的鴛被中,作者孤獨地獨眠,卻又坐起來說出內心愁苦的滋味。翠蛾已經離別已久,遠方的信件也未能寄到。即使做了夢,也無法找到尋覓的對象,因為長安的距離有三千里。作者料想,在這樣一個夜晚,只有一盞孤燈,他知道對方不是在睡覺。
賞析:
《無悶 雨夜》通過描繪雨夜的細膩景象,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雨點、晚風和閉門等細微的變化。同時,作者通過對小門深閉和簟冷香篝等細節的描繪,刻畫了一個寂寞的夜晚和孤獨的心境。詩中還透露出對遠方的思念和對未能實現的相聚的渴望,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愁苦之情。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和含蓄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失去和遙遠的思念,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情感。
“料此夜一點孤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mèn yǔ yè
無悶 雨夜
mì yǔ chuí sī, xì xì wǎn fēng, yuē jǐn fú píng chí shuǐ.
密雨垂絲,細細晚風,約盡浮萍池水。
zhà yī shà huáng hūn, xiǎo mén shēn bì.
乍一霎黃昏,小門深閉。
zuō nòng xīn liáng tiān qì.
作弄新涼天氣。
pà zǎo yǒu jǐng wú piāo jiē qì.
怕早有井梧飄階砌。
zhèng chǔ yún, diàn lěng xiāng gōu, jiǎn diǎn jiù shí yuān bèi.
正楚筠,簟冷香篝,簡點舊時鴛被。
wú jì.
無計。
cái dú mián, gèng zuò qǐ nèn shuō chóu biān zī wèi.
才獨眠,更坐起恁說愁邊滋味。
cuì é bié jiǔ, yuǎn xìn mò zhì.
翠蛾別久,遠信莫致。
zòng yǒu mèng hún néng jì.
縱有夢魂能記。
xún bú dào, cháng ān sān qiān lǐ.
尋不到,長安三千里。
liào cǐ yè yì diǎn gū dēng, zhī tā shuì yě bù shuì.
料此夜一點孤燈,知他睡也不睡。
“料此夜一點孤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