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待落花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休待落花深”全詩
籠燈去,休待落花深。
分類: 十六字令
作者簡介(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并稱朱陳。精于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十六字令》朱彝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六字令·尋》是清代詩人朱彝尊所作的詩詞。下面我將為您提供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尋,簾外無端墮玉簪。
籠燈去,休待落花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尋找失落物品的場景。詩人朱彝尊通過描述簾外一枚無端掉落的玉簪,表達了他心中的迷茫和無奈。他點燃籠中的燈火,希望能夠在夜晚中找到失落的物品,但他也明白只有等到花落之時,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詩意中透露出對于追求和尋找的無奈與期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勾勒出了一種哀怨的情感。詩人運用了尋找失物的情景,將自己內心的苦悶和迷茫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中的玉簪無端墮落,象征著詩人心中的迷失和無法找到的東西,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同時,詩人點燃燈火,象征著他對真相的渴望和尋找的決心,但他也明白需要等待適當的時機。最后一句“休待落花深”,表達了詩人對于等待時機的期待和耐心等待的態度。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于尋找的無奈。通過描繪一個尋找失物的場景,詩人成功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這種情感的抒發和對待尋找的態度,給人以深思和啟示,引發讀者對于生活中追求和等待的思考。
“休待落花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liù zì lìng
十六字令
xún, lián wài wú duān duò yù zān.
尋,簾外無端墮玉簪。
lóng dēng qù, xiū dài luò huā shēn.
籠燈去,休待落花深。
“休待落花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