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長一雁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宵長一雁過”全詩
歸來仍寂寞,欲語向誰何。
窗冷孤螢入,宵長一雁過。
世間無最苦,精爽此銷磨。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悼亡三首》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悼亡三首》是宋代梅堯臣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親人的思念之情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悼亡三首
毎出身如夢,逢人強意多。
歸來仍寂寞,欲語向誰何。
窗冷孤螢入,宵長一雁過。
世間無最苦,精爽此銷磨。
中文譯文:
每次離開家門如同一場夢境,每次遇到人們總是充滿了無奈和痛苦的情感。
回到寂寞的家中,想要與誰傾訴呢?
寒冷的窗戶里,孤獨的螢火蟲飛進來,宵夜漫長,一只雁飛過。
世間無比的痛苦,只有這份堅韌才能消磨。
詩意和賞析:
《悼亡三首》以悼念逝去親人為主題,詩人通過描繪離別的無奈和寂寞,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描寫細膩而含蓄,通過對家門離別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人回到家中卻依然感到寂寞,想要找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卻無從說起。寒冷的窗戶里,孤獨的螢火蟲飛進來,宵夜漫長,一只雁飛過,這些景象都增添了詩中的凄涼和孤寂感。最后兩句“世間無最苦,精爽此銷磨”,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痛苦的領悟,詩人以堅韌的態度面對困境,通過堅持與磨礪,消磨掉痛苦,展現了詩人的內心力量和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人生的離別和孤寂,以及對痛苦和苦難的思考。通過對人生的感慨和對親人的懷念,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的珍視和對堅韌品質的贊頌。這首詩詞通過樸素的描寫和深刻的情感,引發讀者對生死、離別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宵長一雁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wáng sān shǒu
悼亡三首
měi chū shēn rú mèng, féng rén qiáng yì duō.
每出身如夢,逢人強意多。
guī lái réng jì mò, yù yǔ xiàng shuí hé.
歸來仍寂寞,欲語向誰何。
chuāng lěng gū yíng rù, xiāo zhǎng yī yàn guò.
窗冷孤螢入,宵長一雁過。
shì jiān wú zuì kǔ, jīng shuǎng cǐ xiāo mó.
世間無最苦,精爽此銷磨。
“宵長一雁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